誰是世界上最暴力的人?
加拿大的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兩歲左右的孩子處于最易發怒的階段,同時也是人類攻擊意識最強的年齡。
數十年來,暴力行為一直被看作是青少年荷爾蒙和睪丸激素發育所造成的問題。加拿大一家機構的一項民意測驗顯示,絕大多數加拿大人都認為,人類在十幾歲時暴力思想最為嚴重,因此,他們認為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家長應該格外注意孩子的舉止,教育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然而新的研究結果卻與這項民意測驗的結果大相徑庭。研究發現,兩歲左右的幼兒其實是一個攻擊意識最強烈的一個群體,這是以前我們所不知道的。
研究人員指出,全社會一定不要忽視孩子幼兒期的暴力行為。如果忽視這個問題,有可能意味著孩子未來成長的道路將異常曲折,將來不可避免地與青少年犯罪、輟學,甚至成人犯罪聯系起來。家長們應該對孩子加以教育,讓他們知道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具有強烈攻擊意識的兒童不早早學會控制自己的怒火,那么他們長大后有可能無法做到這一點。
別把責任推給錄像片
蒙特利爾大學的研究員理查德﹒特利姆布雷是當今世界暴力行為研究得最重要的學者之一。特利姆布雷的數千個研究課題為他的觀點提供了理論依據:除了極少數的情況下,暴力行為與人生經歷沒有多大關系。這只是我們為生存而進行的進化斗爭的殘余,以及需要我們用時間,通過刻苦學習才能掌握的一種力量。
特利姆布雷的研究不是尋找人類之所以具有暴力意識的根源,而是探尋人類之所以息事寧人的態度的根源。特利姆布雷博士表示:進行身體攻擊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需要人們學習控制的自然行為。但通過學習并不能達到完美。社會化只是一種表像。他在解釋這種原因時說,它通常情況下是以一種平靜的形式出現的,但如果有一天,有人拿著槍沖進辦公樓時,暴力的一面才會顯現出來,但在特利姆布雷博士所有的研究中,包括那些引自新西蘭和美國的研究,他從來沒有發現過一個順從的孩子,長大后會成為一個具有攻擊性的人,事實上,那些經常發怒的成年人,他們小時候就容易發怒,而且從來也不控制自己的憤怒。如果人類會隨著年齡增長,攻擊性越來越少的話,那么暴力錄像片和動作片是不可能將一個12歲的孩子在一夜之間變成暴徒的。特利姆布雷博士指出:如果人類要等到電視出現才能發展他們的暴力行為的畫,那么人性恐怕早就不存在了。在他看來,暴力錄像片對孩子有負面影響,而且有時候影響還非常大,但這并不是青少年訴諸暴力的基本原因,否則你很難解釋,都看過暴力錄像片的孩子為何表現各異。
注意孩子的暴力傾向
如果暴力行為是一種先天性的特性,一個用零容忍度將欺凌弱小者排除在外的社會只會造就更多的具有暴力傾向的人。可是,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我們將暴力行為去掉呢?
現代科學目前正在開發一種復雜的,通常也是令人驚奇的基因和環境方面的訣竅,在這種基因和環境條件下,大腦會在適應的時間生成一種適當的神經聯系,孩子的父親會被鼓勵與他們的一起玩,而孩子的父母也會被建議去教自己孩子合適的行為舉止,而且還要像他們教授孩子數學時一樣專心。
科學研究結果表明,一個經常搶其他孩子玩具的兒童與一個你當場抓住偷你家電視機而且又反過來與你爭斗的盜賊沒有任何區別。特利姆布雷博士說:這其實是一種行為。只不過與你爭斗的盜賊是個粗壯的暴徒罷了。
特利姆布雷博士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現在已經證明,人類從開始呼吸第一口氣時,就具有感覺憤怒的能力,一個4個月大的嬰兒就可以表達他的憤怒。等他們進一步具有控制手腳的能力的時候,他們的媽媽都報告說,孩子踢或咬的時候明顯增多,有時甚至會生氣。
等孩子長到兩歲的時候,以發脾氣為表現形式的暴力行動達到高峰。
特利姆布雷博士表示:自然之母真是太神奇了:你最壞時候,恰恰是你最小的時候,你可以用20年來培養自己的性格,學習與社會共存的能力。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