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兒童明日的世界領導者
2004年3月在香港舉行的世界幼兒教育聯合會——香港分會第六屆國際研討會上,leah adams博士作了題為《文化的觀點:今日的兒童,明日的世界領導者》的報告,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未來世界人才的發展方向,以及今日的幼兒教育如何適應未來世界發展的需要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的探討。
看完這份洋洋灑灑達萬言的文化教育報告后,不由長吸一口氣,覺得一份責任、一份惶恐、一份憂慮、一份疑惑還有一份自豪,齊齊涌上心頭。
一份責任
想想今天我們正在參與培養的兒童,將是未來社會的領導者、管理者、主宰者,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將掌握在他們手中,而他們能否擔此重任,就取決于我們今天對他們施加了什么影響,我們能不感到責任重大,并為此誠惶誠恐嗎?
一份憂慮
我們必須正視一個現實:并不是所有的兒童都能順理成章地成為明日的世界領導者。正像adams博士指出的:我們有年輕人失業的全球危機,預計到了2010年,世界上15至24歲的人中會有1.8億的失業人口,而其中1.5億人將在發展中國家,這離現在大約只有6年時間。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在2002年世界失業大軍中,年輕男女占41%,總共估計有7,400萬人……任何國家都希望是自己的人民發號施令,由自己的人民構成就業市場,保持國家的經濟繁榮。但如果未來你的國家沒有人知道如何工作,不知道如何創造新的解決辦法或發明新科技,從別的國家來的人就會進來做,又或者因為產品、科技或社會的變化,對大多數將要找工作而又沒有考慮全球移民的年輕人來言,未來的工作更是僧多粥少。那么,我們的孩子會在未來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嗎?
一份疑惑
我們應該教什么?我們如何幫助每個兒童成為他們可能成為的最好的?如果我們要兒童未來成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教育內容?我們到哪里去找到答案? adams博士的回答生動有趣:
影響世界現在或未來失業人士的一個因素是,或許他們沒有把自己看做終身學習者,或對終身學習準備不足。雇員必須要有技術,但他們更需要對學習有彈性,愿意改變,和負起一部分自己學習的責任。
一位將來的老板不會說:我要裁員,我必須讓部分員工離開,但我會把你留下來,因為你4歲已經開始學習電腦。誰會管呢?
老板或許會說:我會讓你留下來,因為你很有想法,有很多有用的理念。你好好保重自己,你身體健康,工作用功,你很有彈性,能學習新事物,適應轉變。你跟其他人關系很好,有能力維系組員團結,有你在這里是件好事。
沒錯,老板都要員工有知識,但誰會得到工作、保住職位,誰會失業,關鍵不在于小時候背誦過哪些知識,而在于思考的技巧,以及那個人的特性。一個人得到工作機會,不會是因為他難伺候、自我中心、不懂得享受生活、目光狹隘,而是因為興趣廣泛、對生活有熱情、懂得怎樣跟別人相處、有責任感、有健康的身體,還有表現出高度的思考技能和創造力。
如果我們要令我們的兒童為將來做好準備,那么我們要避免讓他們覺得學習是件苦差。兒童應該有快樂的童年,有足夠機會在社交及情緒方面得到發展。我們知道未來勞動者不應該是自我中心和只會想到自己的人,一個人若要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他必須關心他的同類、我們的環境以及整個地球。
一份自豪
正像adams博士熱情洋溢的描述一樣:我們這些從事幼兒教育的人是重要的!幼年時期是我們為培養出這些特征打好基礎的時期,一個在中學里跟同學相處有困難的小孩,幾乎就是那些在幼稚園里被認定是跟同學關系有問題的小孩。所以,人與人相處的技巧、自我的意識、對自己的關懷、對別人的寬容、思考的技巧、創造力、學會享受生活等——這些都是我們專注的范圍!我們要盡可能給予兒童最好的開始,讓他們在日后一步步邁向成功。
我們需要更具體的指導
耿彥紅
看完這則教育報告,作為家長,我的心里無形中增加了許多壓力。面對未來社會僧多粥少的局面,我們的孩子能夠找準自己的位置嗎?我們現在該怎么做,才能讓他們在將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呢?
為孩子的前途早早鋪路,是我們的責任。看到別的家長為了孩子不停地奔忙,我們也不敢怠慢,而且總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生怕讓孩子輸在最開始。
我們當然也欣喜地看到,現在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非常關注。許多很好的早教理論把我們從傳統的不科學的育兒觀念和方式中解脫出來。在這種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因為有了科學的培養,一定會成長得更加茁壯。我們需要更多地了解未來社會及人才的發展走向,這會給我們教育孩子提供一個很好的方向。
但即使意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具體到每個孩子,又該教什么、怎么教呢?這正是我們所憂慮的。
每當看到那些背唐詩、背圓周率的小孩子,還有各種興趣班,我就感到一種有勁沒處使的悲哀。我們既想開發孩子的智力,又怕增加他的負擔;既想讓孩子品德高尚,先人后己,又擔心他處處受委屈,變得膽小不自信;既想培養其綜合素質,又怕他在當下的競爭中失敗。
我曾見過一個小孩子,他哭著找媽媽,說小朋友踩了他的腳。然后這個媽媽就帶著他去找那個小朋友的媽媽,雙方爭吵起來。試想連一個踩腳的問題都處理不好,還談什么成才啊。
的確,大多數人并不知道具體怎么教孩子,遇到實際的細節問題,往往不知所措,有點急功近利,有點盲目,甚至純粹跟著感覺走。我想如果有一個統一的教材,或是一個適合家長們操作的模式就好了,大家都這么做,都不要左顧右盼,心里就踏實了。
可是,我們清楚,統一的模式還是不存在的。教無定法,那就讓我們在生活中摸索吧。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