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發信號父母要回應
目前嬰兒的心理衛生問題尚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其實嬰兒期的許多心理問題對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滿足嬰兒的心理需要與滿足他們的生理需要同樣重要。
當一個新生命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時,給家人 帶來很多歡樂。別以為他只會吃奶、睡覺或是大聲哭泣,許多研究表明,孩子出生后,甚至出生前,他們的感覺器 官已經十分發達,甚至能有選擇地做出反應。嬰兒的這些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強。由于嬰幼兒具有各種 心理活動能力,因此,不恰當的養育方式和不良的環境因素,以及本身的生物學因素,都有可能使嬰幼兒出現心理 問題。
嬰兒的感覺器官很早就具有豐富的感知覺功能。那么,為人父母者,如何為寶寶提供合適的環境呢?這對嬰幼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嬰幼兒雖然是獨立的個體,但是 他們還不能獨立生存,他們一切的需要都依賴于父母,包括他們的感覺、知覺和學習能力的發展都需要外在環境 提供適當的生理和社會刺激。然而,人們往往忽視了這一點,認為只要滿足嬰兒的生理需要,他們就能健康成長,殊不知,也許他們的體格會很健康,但他們的人格卻可能不健全。嬰兒早期的經歷能夠影響他們后期的發展。即使 在正常的家庭環境中,各種差異也能影響兒童早期發展 甚至畢生發展的個體差異。遺傳差異能使嬰兒向不同方向發展,而環境因素常常改變這種傾向。那么對嬰兒來 說,家長應該怎么做呢?最重要的是為嬰兒提供一個回 應性環境。
嬰兒為了生存和成長,他們要探索這個世界,要表達自己的要求,雖然他們還沒有語言能力,卻有很多方式來 和周圍的世界交流。如哭泣就是一種最早出現的,將自己的需求信息傳遞給父母親的交流手段。哭泣是嬰兒適應環境的一種重要方式,嬰兒的哭泣有不同的模式,可以表達嬰兒不同的需要,敏感的母親可以很快辨別出嬰兒的不同哭聲所代表的不同含義:餓了、生氣、撒嬌,還是疼痛或不舒服。如果嬰兒的哭泣引起成人的注意,對嬰兒發出 的信號做出及時的反應,結果哭泣成了嬰兒有意獲取與父母親溝通的手段,增加與社會交往的機會,同時父母親 也得到雙倍的獎賞:哭泣停止,一個相互愉快的交往開始。這種對嬰兒發出的信號做出反應叫做回應性環境, 這種回應性環境對嬰兒早期的心理發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嬰兒利用哭或笑吸引母親的注意,如果母親及時地做出反應,嬰兒知道自身的活動,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嬰兒對環境的探索性也增強。嬰兒會不斷運用,反復練習,逐漸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他的好奇心和活動能力便得到培養和加強。
相反,如果缺乏這種回應性環境,嬰兒發出的各種信號,沒有得到及時的回應,嬰兒就會陷入一種無助狀態。嬰兒會得到一種經驗,即他們自己不能控制自身的環境,因而逐漸放棄對環境的探索,當嬰兒得不到回應性環境時,他只能學會放棄,這些嬰兒常常表現出 冷漠、被動和退縮,反應遲鈍,發育緩慢。時下年輕的母親大多數是職業婦女,為了工作的需要或為了保持苗條的身材,有些母親很早就將孩子交給保姆照管。或由于母親本身具有身心問題,不能為嬰兒提供應答性環境,就可能導致嬰兒對環境形成消極退縮的行為方式, 嬰兒失去控制環境的信心,即通常所說的無助感。而且這種影響不僅僅局限在遭遇失敗的具體情境中,很可能在不同的學習任務中都表現出同樣的行為,因而在整個童年時期的社會性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父母親需要為嬰兒提供一種應答性環境,即一種能對嬰兒發出的信號和動作做出及時的回應,刺激豐富的環境,如對嬰兒的哭鬧和其他不適信號及時做出反應,經常與嬰兒說話、逗樂,嬰兒能抓取玩具或改變物品的位置等等。在這些活動中,嬰兒的興趣、信心和探索能力將不斷地得到發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