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寶寶一起過有效的美好生活
生活是什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對寶寶來說,生活就是媽媽的微笑,奶奶的擔憂,爸爸的玩耍,還有色彩繽紛的玩具。
對媽媽來說,生活是寶寶的奶瓶,丈夫的粗心,信息的匱乏,還有怎么也補不夠的睡眠。
生活是那么的多姿多彩,生活又是那么的忙碌疲乏。
不同的人,對生活有不同的了解和體會。
我的一位好朋友,剛剛當上媽媽不久,很感慨地對我說:沒生孩子前,想要孩子,覺得美好得不得了,等現在當上了新手媽媽后才知道這個美好的背后全是我手忙腳亂的緊張!
難怪她!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眼里的嬌小姐:結婚前從來沒有下過廚,洗過衣服,更別提整理內務這些小事了。因為家里有一位勤勞的媽媽,雖然嘮叨但是總舍不得讓她下手,于是這位嬌小姐仿佛從月球上下來的,洗衣做飯一概不會,照顧別人更不用說,自己都照顧不清楚呢。
嬌小姐當上媽媽了,夠她受的:寶寶餓了,她得沖奶粉;寶寶尿了,她得洗尿片;寶寶睡著了,她得抽空晾衣服,忙得她腳丫子朝天。她實在支撐不住了,又請能干的媽媽出場了。只見老太太出馬,一切搞掂,還能和她一起帶寶寶散散步。
生活變得美好起來了。她很知足,但是也很憂慮:要是媽媽不在,我該怎么辦?
是啊,她確實需要想想:生活為什么變得美好起來了?
因為能干的媽媽把她的生活變得有效了,有效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
曾經有一個非常有經驗的老師對年輕的父母們說過:生活能力強,習慣好的孩子,往往其適應性、學習能力也強,他也就越能體會到生活中成功的一面。這些話確實有道理。小孩子的學習,最初是從學會生活開始的。在《中國兒童生存、保持和發展》叢書中,作者提出:如果父母經常性的包辦代替,使孩子的自主性發展受到影響,這樣孩子的自理能力就不強,自理的習慣也就不好,就不會自己認識、自己判斷、自己行動、自己評價、自己調整,也就沒有辦法做好事情。
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
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我家樓底下,經常有年輕的爸爸媽媽帶著寶寶在小區廣場上玩,父母們都會帶著一個小包,里面裝著寶寶的小零食或者一點紙。不管寶寶走到哪里,這個小包永遠都是媽媽或爸爸拿著。有的寶寶手舞足蹈地要搶過來,爸爸媽媽還很堅定地把他推開,仿佛怕寶寶累著似的。其實那一點重量寶寶們完全背得動,而且寶寶們很愿意為自己服務一把,可是我們可愛的爸爸媽媽卻不給他這一個小小的機會。而我在加拿大考察時,看到很多年輕的父母帶著小孩到戶外玩耍時,和我們的寶寶差不多大的小小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包,背著挎著,一副人小鬼大的樣子。我問一位媽媽:這包里好像沒什么東西,為什么還讓孩子背呢?那個媽媽笑笑:這是他自己的背包,當然得讓他自己負責啦。再說讓寶寶學會保管和負責自己的物品,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我想這就是我們在培養寶寶做事能力的過程中思想觀念的不同。
如何讓寶寶學會生活
1.培養責任心
讓寶寶從小就學會負責,爸爸媽媽就要有意識地放手讓寶寶自己練習。
2.養成好習慣
培養寶寶做事能力,還要教會他有條理地處理事情,這樣他才能在生活學習中有效地利用時間,創造美好生活。
比如讓寶寶學會收拾玩具柜,有的寶寶看完書、玩完玩具,總是隨手一扔,等到下次想看或玩的時候就怎么找也找不到了。這樣毫無章法的習慣久而久之會讓寶寶在日后花費很多時間在無謂的尋尋覓覓之中,進而影響他的生活。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鍛煉他的條理性。例如:把寶寶的玩具柜分門別類地注明清楚——故事書、磁帶、拼圖、積木、娃娃、小汽車、橡皮泥等等,在每一個小柜子或隔斷上用圖片或文字標示。在寶寶玩完后請他幫助玩具回家,看看他能不能根據標示的圖片或文字收拾好玩具。這樣一方面可以調動寶寶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從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
3.端正態度
教寶寶學會做事不光要鍛煉做事的能力,還要培養寶寶做事的態度。做事需要什么樣的態度呢?認真和負責是做事的兩個最重要的品質。當寶寶在興高采烈地做事時,爸爸媽媽們要肯定他,同時也要鼓勵他。寶寶,看看這副畫畫完了嗎?寶寶自己洗襪子,真棒!現在檢查一下,水龍頭關嚴了沒有?認真做事、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需要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著手,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做事習慣和態度,那么這種美好的品德將讓寶寶成長之后受益非淺。
請問年輕的爸爸媽媽,我們培養寶寶做事的能力和習慣,目的何在呢?我想看了《學會做事系列》后,你們都會有自己的答案的,是嗎?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