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不宜進行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并不是對所有的兒童都適宜,若有下列情況應禁忌或暫緩接種。
1.有免疫缺陷或進行免疫抑制劑(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放射療法、抗代謝化學療法)治療是示能接種活疫苗。
2.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和處于急性傳染病恢復期的孩子不宜接種。因為孩子已與傳染病患兒有了接觸,雖然尚未發病,但有可能得病,此時打了預防針,就會與某種傳染病碰在一起,等于是同時得了兩種病。在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孩子的身體里還在產生該種傳染病的抗體,如果再打預防針就會干擾抗體的產生,使抗體的量減少。
3.有慢性心臟病、腎臟病、肝病的孩子也不宜打預防針。有這些慢性病的孩子體內的蛋白質常常減少,而形成抗體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中的球蛋白。因此打預防針后形成的抗體就少,所起到的預防作用就差,同時還會給原來的病帶來不良影響。
4.腦發育不全或有驚厥史的孩子,打預防針時,可能引起嚴重的神經系統反應,因此不宜接種。
5.經常患蕁麻疹、喘息等過敏性疾病的孩子,不宜打預防針,否則可能產生過敏反應。
6.嚴重營養不良與佝僂病兒不宜接種。
7.腹瀉嬰幼兒,一日大便超過4次以上者,不宜服用小兒麻痹糖丸。待腹瀉恢復后可補服。
8.接種百白破混合制劑后出現嚴重的接種后反應,發熱虛脫、休克、抽搐、體溫超過40.5℃或其他神經系統癥狀后,下次則停用百白破,而只注射白喉及破傷風類毒素(二聯制劑)。
9.最近注射過多價的免疫球蛋白者(如γ球蛋白),在6周內不應接種麻疹疫苗。
10.一般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接種。
1.有免疫缺陷或進行免疫抑制劑(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放射療法、抗代謝化學療法)治療是示能接種活疫苗。
2.有急性傳染病接觸史和處于急性傳染病恢復期的孩子不宜接種。因為孩子已與傳染病患兒有了接觸,雖然尚未發病,但有可能得病,此時打了預防針,就會與某種傳染病碰在一起,等于是同時得了兩種病。在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孩子的身體里還在產生該種傳染病的抗體,如果再打預防針就會干擾抗體的產生,使抗體的量減少。
3.有慢性心臟病、腎臟病、肝病的孩子也不宜打預防針。有這些慢性病的孩子體內的蛋白質常常減少,而形成抗體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質中的球蛋白。因此打預防針后形成的抗體就少,所起到的預防作用就差,同時還會給原來的病帶來不良影響。
4.腦發育不全或有驚厥史的孩子,打預防針時,可能引起嚴重的神經系統反應,因此不宜接種。
5.經常患蕁麻疹、喘息等過敏性疾病的孩子,不宜打預防針,否則可能產生過敏反應。
6.嚴重營養不良與佝僂病兒不宜接種。
7.腹瀉嬰幼兒,一日大便超過4次以上者,不宜服用小兒麻痹糖丸。待腹瀉恢復后可補服。
8.接種百白破混合制劑后出現嚴重的接種后反應,發熱虛脫、休克、抽搐、體溫超過40.5℃或其他神經系統癥狀后,下次則停用百白破,而只注射白喉及破傷風類毒素(二聯制劑)。
9.最近注射過多價的免疫球蛋白者(如γ球蛋白),在6周內不應接種麻疹疫苗。
10.一般感冒、輕度低熱等一般性疾病視情況可暫緩接種。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