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應慎用紫藥水
紫藥水外用具有較強的殺菌能力及收斂作用,被廣泛用于面瘡、鵝口瘡、嘴唇上的皰疹,也用于粘膜消毒與口腔潰瘍等病的治療,在臨床上頗受歡迎。
然而,近年來國外藥理學家通過對動物的一項毒性試驗發現:紫藥水是一種潛在的致癌劑,使用不當會引起許多副作用,特別對幼兒更具有傷害。
紫藥水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現在全身反應和局部反應。全身反應表現于嬰幼兒出現煩躁不安、拒乳、易哭鬧、夜寐不寧甚至出現流涎、咳嗽、吞咽困難、聲音嘶啞、氣促,重時還可出現呼吸困難;局部反應可見涂藥周圍皮膚出現潮紅、瘡疹、瘙癢,涂于口腔可見牙床、舌、咽、口腔粘膜潮紅潰爛,并出現灰白色斑塊樣變,抹去斑塊后局部有滲血創面,有的甚至出現舌體腫大、增厚等。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紫藥水濃度過高,對皮膚粘膜的刺激較強、或用量過大,如涂抹面積過大,涂抹次數過多,持續時間過長等;也可能由于個別患者有個體敏感,加之使用時間過長對紫藥水產生過敏反應。因此,專家指出,使用紫藥水濃度不宜過高,只限于0.5%—1%,每天用藥1—3次,涂抹局限在病灶周圍,使用時間應限制在3天以內,曾有過敏反應者不宜再用。
然而,近年來國外藥理學家通過對動物的一項毒性試驗發現:紫藥水是一種潛在的致癌劑,使用不當會引起許多副作用,特別對幼兒更具有傷害。
紫藥水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現在全身反應和局部反應。全身反應表現于嬰幼兒出現煩躁不安、拒乳、易哭鬧、夜寐不寧甚至出現流涎、咳嗽、吞咽困難、聲音嘶啞、氣促,重時還可出現呼吸困難;局部反應可見涂藥周圍皮膚出現潮紅、瘡疹、瘙癢,涂于口腔可見牙床、舌、咽、口腔粘膜潮紅潰爛,并出現灰白色斑塊樣變,抹去斑塊后局部有滲血創面,有的甚至出現舌體腫大、增厚等。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紫藥水濃度過高,對皮膚粘膜的刺激較強、或用量過大,如涂抹面積過大,涂抹次數過多,持續時間過長等;也可能由于個別患者有個體敏感,加之使用時間過長對紫藥水產生過敏反應。因此,專家指出,使用紫藥水濃度不宜過高,只限于0.5%—1%,每天用藥1—3次,涂抹局限在病灶周圍,使用時間應限制在3天以內,曾有過敏反應者不宜再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