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輔助食品怎麼添
母乳是嬰兒天然的食品,但隨著嬰兒逐漸發育,乳類中所含的營養素不能滿足嬰兒不斷增長的需要。5~6個月以后逐漸長出乳牙,胃容量也逐漸增大,對各種營養素的質和量的需要也不同,所以要逐漸添加輔助食品。母乳喂養足夠的話,4個月以內除給維生素d外,其他東西都不必添加。添加輔助食品的過程也是訓練嬰兒逐漸吃東西的本領,如吃慣母乳(水)的嬰兒,當給稠的米糊時開始吞咽起來有些困難;當喂以干糊狀的米粉時困難更大,會不時的吐出或伸舌拒于口外;吃到有纖維的肉類時常見含于口中。一、兩次不會吃沒有關系,要有足夠的耐心,并要堅持喂,直到學會為止。目前2~3歲的幼兒,吃飯時飯菜不愿吞下去,吃到含有纖維素較多的食品就隨口吐出,追朔其原因還是從小沒有進行這方面的訓練。
輔食添加的原則為從稀到稠,由淡到濃,從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的過渡,在添加的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大便的情況,若有不消化物或腹瀉即可停止或少加輔食。如果嬰兒在病中也不要急于添加。每加一種新的食品還應觀察有無對食品過敏的現象。
嬰兒從2周起,可逐漸吃濃縮魚肝油,每天4~5滴,并適當補充鈣劑。人工喂養的嬰兒自滿月起添加各種新鮮果汁,母乳喂養的嬰兒可以延遲到第五個月開始。其實,魚肝油和果汁都不能算輔食。
滿4個月以后,由于唾液及胃腸道淀粉酶的活力不斷增強,此時可開始添加少量稀薄的乳兒糕、大豆粉或米糊。與些同時嬰兒體內原先貯存的鐵質逐漸耗竭,故應及時添加含鐵質的食品,如肝泥、魚粉或動物血等調入乳兒糕或米糊中。蛋黃含鐵雖多,但鐵與有機磷結合,鐵質吸收較差。亦可購買強化鐵的米粉調沖后喂。
6~7個月的嬰兒,多數開始萌出牙齒,食物中應從半瓶質(如奶糕、米糊等),逐漸過渡到半固體食物,如粥、爛面和麥片等。逐漸增加肝泥、魚類、蛋黃和菜泥。豆腐是一種優質的植物蛋白食品,也容易消化吸收,價格低廉,宜經常食用。另外,可給些硬餅干、烘面包片,訓練牙齒的咀嚼功能,促使牙齒萌出。
8~9個月的嬰兒,可增加肉末和豆腐干末等。每天可吃2頓嬰兒粥替代2次哺乳,進一步為斷乳作準備。
10個月到1周歲的嬰兒,應該由粥和爛面等半流質逐步過渡到軟飯,在添加輔食品的基礎上斷母乳。此后盡可能每天保持飲用1~2瓶牛奶。
輔食添加的原則為從稀到稠,由淡到濃,從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的過渡,在添加的過程中應密切觀察大便的情況,若有不消化物或腹瀉即可停止或少加輔食。如果嬰兒在病中也不要急于添加。每加一種新的食品還應觀察有無對食品過敏的現象。
嬰兒從2周起,可逐漸吃濃縮魚肝油,每天4~5滴,并適當補充鈣劑。人工喂養的嬰兒自滿月起添加各種新鮮果汁,母乳喂養的嬰兒可以延遲到第五個月開始。其實,魚肝油和果汁都不能算輔食。
滿4個月以后,由于唾液及胃腸道淀粉酶的活力不斷增強,此時可開始添加少量稀薄的乳兒糕、大豆粉或米糊。與些同時嬰兒體內原先貯存的鐵質逐漸耗竭,故應及時添加含鐵質的食品,如肝泥、魚粉或動物血等調入乳兒糕或米糊中。蛋黃含鐵雖多,但鐵與有機磷結合,鐵質吸收較差。亦可購買強化鐵的米粉調沖后喂。
6~7個月的嬰兒,多數開始萌出牙齒,食物中應從半瓶質(如奶糕、米糊等),逐漸過渡到半固體食物,如粥、爛面和麥片等。逐漸增加肝泥、魚類、蛋黃和菜泥。豆腐是一種優質的植物蛋白食品,也容易消化吸收,價格低廉,宜經常食用。另外,可給些硬餅干、烘面包片,訓練牙齒的咀嚼功能,促使牙齒萌出。
8~9個月的嬰兒,可增加肉末和豆腐干末等。每天可吃2頓嬰兒粥替代2次哺乳,進一步為斷乳作準備。
10個月到1周歲的嬰兒,應該由粥和爛面等半流質逐步過渡到軟飯,在添加輔食品的基礎上斷母乳。此后盡可能每天保持飲用1~2瓶牛奶。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