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瘡的病因及臨床表現第 2 頁

人體罹患疥瘡是由于疥蟲侵入皮膚所引起。其傳染方式,最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如與患者同床共睡或和病人握手;其次少數也可通過患者用過的衣服、被褥、毛巾、凳椅等間接接觸傳染。疥蟲喜好夜間活動,常受溫度影響,當溫度在攝氏20度以下靜止不動,故在晚上睡覺之際為最易傳染的時間。疥蟲離開宿主后,在適宜溫度(25℃)和濕度(相對濕度90%)尚能生存三天,所以病人用過的物品在此期間內仍可以傳染。本病是當前世界一種較為廣泛流行性皮膚病。據資料統計表明,疥瘡流行總的規律是30年為一周期。為何有這樣的周期?其道理尚未闡明。
本病常發于16-30歲的男女青壯年與季節無關,在潮濕溫暖的南方尤為多見。容易在集體單位和家庭中引起流行。初次被疥蟲感染,須經4-6星期之久方能出現自覺癥狀,主要是瘙癢劇烈。特別在夜寐,身體溫暖之際最為嚴重,通宵達旦,影響睡眠,痛苦非常。疥蟲時常侵犯皮膚較為薄弱與柔軟部位。因此皮損好于手指指縫、前臂屈側、肘窩、腋下、乳房、下腹部、臀部、股部、陰部等處。但頭面部、掌跖除嬰兒以外,大多數不被累及。
本病的皮疹表現為丘疹、水皰、結節、疥蟲隧道等。丘疹呈淡紅色,幾乎每個患者都可見到,數目不定可疏散分布或密集成群。水皰如粟粒至綠豆大。結節損害往往在陰股部,特別是陰囊,陰莖等處尤為常見。疥蟲隧道是該病顯著的特征,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隧道慣發于指間、腕部屈側或男性外生殖部位。狀為細小微微彎曲略呈“S”形,長約3-12毫米的灰色或淺黑色線紋。開端復有薄痂,末處為小皰。皰內可找到淺黃色蟲點,此隧道乃疥蟲鉆入皮膚角層深部向前嚙吃而成的。其內有卵、幼蟲、稚蟲、成蟲以及分泌物和蟲糞。隧道雖為特征性的皮損,但據報道成人患者也只7-13%可查到。這可能由于部位較淺,易受搔抓,局部清洗而被破壞緣故。除上述皮疹以外,病人因搔癢而常發生繼發疹,如抓痕、血痂、膿皰,重者還可發生濕疹樣改變或繼發其他化膿性皮膚病,甚至腎炎,臨床并發腎炎者,以兒童患者繼發感染者居多,故對這些患者注意尿常規變化。人們認為,隧道是疥蟲寄生于皮膚的直接損害,其余各種皮損都是繼發疹。但也有人提出,隧道、丘疹、水皰、膿皰、結節等均為原發損害,其主要憑據是上述五種皮疹都可在角層內找到病原體疥蟲。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濕疹]慢性濕疹驗方 07-23 [凍瘡]冬病夏治防凍瘡 07-21 [膿皰瘡]夏季當心膿皰瘡 05-24 [帶狀皰疹]火針治帶狀皰疹神經痛 04-20 [凍瘡][圖文]凍瘡是怎么形成的? 03-09 [凍瘡][圖文]凍瘡怎么治 凍瘡的治療方法 03-09 [帶狀皰疹]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疼痛之脈案 03-02 [帶狀皰疹]病毒性帶狀皰疹 03-02 [帶狀皰疹][圖文]帶狀皰疹后遺癥的外用治療… 02-28 [帶狀皰疹][圖文]帶狀皰疹的癥狀及后遺癥 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