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罹患高血壓者不少,而高血壓又是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病的禍根,故積極防治勢在必行。

如何防治高血壓呢?正規服藥固然關鍵,但調整生活同樣重要。筆者將此歸納為“四個三”保健:
穿戴“三松”
褲帶松:高血壓病人不宜緊勒褲帶,因為高血壓本身就容易造成大腿動脈硬化,血管腔變窄,勒緊褲帶無疑會雪上加霜,進一步增加腰以下部位的血液流動阻力,迫使心臟提高功能,以維持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從而促使血壓再升高,有誘發腦血管破裂形成中風之險,故褲帶宜松,最好用吊帶代替腰帶。
鞋襪松:鞋襪亦然,太小太緊防礙腳部血液流動,同樣有促發血壓升高之虞。
衣領松:人的脖頸部有影響血壓變化的壓力感受器官和化學感受器官,衣領太小或領帶系扎過緊,可能壓迫壓力感受器官,促發血壓升高,故高血壓病人的衣領宜松,最好不系領帶。
進餐“三少”
量少:據醫學專家研究,節制食量比減少攝鹽量更易促使血壓下降,兩者結合效果更好。一組體重超標20%的17名女性,最初半個月每天熱量控制在1500~1700卡,以后降為800卡,結果在未用任何藥物的情況下,血壓值平均下降6毫米汞柱,同時血液中與血壓下降有關的血管舒緩含量增加31%,前列腺素增加34%。
脂少:少吃脂肪特別是畜肉類動物脂肪,因為脂肪吃入過多可增加人的體重,而人體內每增加1千克脂肪,就要增加約200米長的微血管來供養這些脂肪細胞,血液要流如此長的距離,心臟所增加的壓力之大不難想象。
鹽少:鹽與高血壓的關系已被專家確認,特別是中老年人,大多屬于鹽敏感型,更應控制吃入量。如波利西亞群島居民每天吃鹽量不超過3克,血壓值普遍較低,當其中部分人遷居到每天吃鹽8克以上的地區后,血壓即明顯上升。再如日本,每天攝鹽20克以上的咸食地區,高血壓與腦血管病發病率明顯增加。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吃鹽量不超過5克,為此要忌食醬油、咸菜、榨菜等高鹽食物,多吃新鮮果蔬,多用糖、醋等調料來烹調菜肴。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