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是怎么回事?第 6 頁
心肌梗塞是怎么回事?第 6 頁
按梗塞灶的大小及其在心壁的分布情況,分為三型:
① 透壁性心肌梗塞:病變累及心室壁的全層或大部分,病灶較大,直徑在2.5cm以上,常見冠狀動脈內(nèi)有血栓形成;心電圖上出現(xiàn)病理性Q波;此型最為常見。
② 灶性心肌梗塞:梗塞范圍較小,呈灶性分布于心室壁的一處或多處;臨床常易漏診而為尸檢所發(fā)現(xiàn)。
③ 心內(nèi)膜下心肌梗塞:梗塞灶位于左心室壁內(nèi)層一半處以內(nèi),呈小灶性,但分布常較廣泛,嚴重者左心室壁的四個面的心內(nèi)膜下均有病灶;心電圖上一般無病理性Q 波。
壞死組織約1~2周后開始吸收,并逐漸纖維化,在6~8周后進入慢性期形成瘢痕而愈合,稱為陳舊性或愈合性心肌梗塞。瘢痕大者可逐漸向外凸出而形成室壁膨脹瘤。梗塞附近心肌的血供隨供支循環(huán)的建立而逐漸恢復。
心肌梗塞的大小、范圍及嚴重程度,主要取決于冠狀動脈閉塞的部位、程度、速度和側支循環(huán)的溝通情況。左冠狀動脈前降支閉塞最多見,可引起左心室前壁、心尖部、下側壁、前間隔和前內(nèi)乳頭肌梗塞;左冠狀動脈回旋支閉塞可引起左心室高側壁、膈面及左心房梗塞,并可累及房室結;左冠狀動脈阻塞可引起左心室膈面、后間隔及右心室梗塞,并可累及竇房結和房室結。右心室及左、右心房梗塞較少見。左心室心內(nèi)膜下心肌梗塞常是上述三支冠狀動脈都有嚴重病變的結果。在冠狀動脈主干閉塞則引起左心室廣泛梗塞。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wǎng)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nèi)容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jié)炎]膝關節(jié)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