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桂飲治冠心病
甘桂飲治冠心病
冠心病病因病機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臨床以胸悶、氣短、心前區疼痛等癥為主要表現。中醫學歸之為“胸痹”、“心痛”范疇。《靈樞·厥論篇》謂:“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這里講的真心痛,實為胸痹重證。至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稱,如《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提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瓜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關于本病病機,東漢張仲景歸納為“陽微陰弦”,即上焦陽氣不足,下焦陰寒氣盛,認為乃本虛標實之證。清代醫家林佩琴在《類證治裁》中提出:“胸痹,胸中陽微不運,久則陰乘陽位,而為痹結也。”楊牧祥認為,本病多因素體陽虛,感受寒邪,寒凝心脈;或陽氣久虛,無力運血,心脈瘀阻;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損傷脾胃,聚濕生痰,閉阻心脈而致。本病的病位在心,但與肝脾腎三臟功能的失調有密切關系,此外,感寒、飽食、過勞、情緒激動等常為本病誘因。病證多見本虛標實,虛者多心脾肝腎虧虛,尤以陽氣虧虛多見;實者不外氣滯、寒凝、痰濁、血瘀,又以血瘀多見。臨床虛實夾雜,致使病情纏綿難愈。
冠心病遣方用藥
楊牧祥針對心陽虧虛,心脈痹阻為本病的主要病機,治以溫陽益氣,活血通絡為主,自擬“甘桂飲”。方由炙甘草30克,桂枝10克,太子參15克,麥冬15克,五味子15克,丹參15克,瓜蔞15克,薤白10克組成,方中瓜蔞、薤白、桂枝溫陽化氣,振奮胸陽;炙甘草、太子參益氣養心;麥冬、五味子滋陰復脈;丹參,活血通絡,通痹止痛。諸藥配伍,共奏益氣養心、通痹止痛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桂枝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與炙甘草配伍,可加強桂枝的抗凝、抗血栓的作用;太子參和麥冬具有強心和擴張外周血管作用;五味子含有五味子素,可調節心血管系統和血液循環,擴張血管,具有強心和改善循環作用;丹參含有丹參酮、丹參醇、丹參素等有效成分,可擴張冠脈,降低血小板凝聚性,改善微循環,調節缺氧引起的心肌代謝紊亂,保護缺血心肌細胞。瓜蔞和薤白均具有較強的擴張冠脈和降低血脂作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