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桂飲治冠心病第 3 頁
方藥:炙甘草30克,桂枝15克,太子參15克,五味子10克,丹參15克,瓜蔞15克,薤白10克,當歸1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細辛3克,菟絲子15克,懷牛膝30克,茯苓15克,澤瀉10克,車前子10克,漢防己10克。共14劑,每日1劑,水煎服,分早晚飯后兩小時溫服。囑其注意休息,忌勞累惱怒,慎起居。
6月13日二診:胸痛胸悶、氣短減輕,仍頭暈目眩,下肢浮腫,動則心悸,舌淡紅而暗,苔白滑,脈沉細。上方加炒白術15克,繼服14劑。
6月27日三診:頭暈目眩,下肢浮腫、心悸減輕,胸痛胸悶消失,下肢自覺發冷,舌質淡紅,苔白,脈沉細。上方減當歸、川芎,加續斷10克,雞血藤30克。繼服14劑。
7月11日四診:下肢浮腫、畏寒消失,胸悶心悸未發,小便通暢,舌質淡紅,苔白,脈沉略細。鑒于病情好轉,停服中藥,繼服倍他樂克、消心痛等西藥善后。
按 本例患者為冠心病心梗后心功能不全,屬于臨床重癥,癥狀繁多,病機復雜,尤在涇指出:“痹者,閉也。”胸痹日久,血脈不通,元氣虧虛,加之心陽暴脫,重傷陽氣,腎陽虧虛,腎不主水,故見畏寒肢冷,小便短少,雙下肢水腫;水氣上逆,凌心射肺,故見心悸氣喘;其頭暈目眩,病位雖在上,而病機在下,為下焦虛寒,飲邪上泛之故。故辨證為心腎陽虛,水氣凌心,心脈瘀阻。方用甘桂飲減麥冬,加當歸、川芎、細辛,溫陽益氣,活血化瘀;菟絲子、懷牛膝,溫補腎陽;益母草、茯苓、澤瀉、車前子、漢防己,利水消腫。二診心肺瘀阻減輕,但飲邪仍在,故加炒白術,健脾祛濕。三診水氣漸去,下焦仍有虛寒,故加續斷、雞血藤,溫腎散寒,通經活絡。本證虛實夾雜,但治療抓住陽虛、血瘀、水停基本病機,收效甚捷。(于文濤 聶金濤 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 楊牧祥名中醫工作室)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