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第 4 頁
3.免疫因素 關于前列腺炎的免疫學研究可以追溯到最初的通過研究前列腺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發現抗體包被細菌,以及抗前列腺抗體的存在。最近應用動物模型成功模擬前列腺炎是一個自體免疫反應的過程。令人鼓舞的是研究發現在前列腺炎的發病過程中細菌產物提供了最初的抗原刺激,引起隨后的免疫反應過程。
(1)免疫球蛋白包被細菌:在1979年,Thomas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闡述通過檢測尿液中的抗體包被細菌,腎盂腎炎可以從膀胱炎中鑒別開來,35側腎盂腎炎患者34例可檢測出抗體包被細菌。而20例膀胱炎患者中僅檢測出1例抗體包被細菌。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將上尿路與下尿路感染區分開來。其后的研究14例正常人群和51例前列腺炎患者的精液,發現25例前列腺患者可檢測出抗體包被細菌。在25例中有24例發現IgA抗體,10例發現IgG抗體。在正常人群的精液中未發現抗體包被細菌。
血漿中細菌特異性抗體:以后的研究是評價前列腺炎患者血漿中抗大腸埃希桿菌(大腸桿菌)抗體的滴度。Meares等研究25例大腸埃希桿菌(大腸桿菌)引起的前列腺炎患者血漿凝集抗體的滴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在這篇研究中以對照組的稀釋滴度定為無反應。接著的研究發現,在前列腺炎患者中,那些治療有效的患者,抗體滴度逐步下降至正常。而那些治療未愈的,抗體滴度逐步下降至正常。而那些治療未愈的,抗體滴度居高不下。
(2)前列腺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不少研究小組研究前列腺分泌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最初的研究開始于1963年,Chodirker和Tomasi首先證實并定性測定正常人前列腺液中IgG和IgA,其后的研究者,運用不同的技術,證實在細菌性前列腺炎中存在全身和局部免疫反應。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