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性愛風俗第 2 頁
第二,結合新疆中世紀的龜茲壁畫中的新婚性愛圖和大量女子裸體妝扮圖來看,它的出現,實際是整個西域性愛開放性的表現,也是西域性愛習俗的組成部分。這經就為敦煌佛教在人民大眾中放行戀愛巫術,提供了土壤和必要的條件。
這里牽涉到新疆近年來發現的一組性交巖畫之的問題,在此提出探討。一九八七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新疆西北地區發現了舉世罕見的生殖崇拜大型巖畫,據《光明日報》報道,這些巖畫上有數百名人物形象,男像清楚顯示生殖器,女像均為裸體,有的壓在男像身上,表現交媾動作。在一九八八年八月于北京召開的中國敦煌吐魯番學術討論會上,表現了《鑿在巖壁上的史頁——新疆呼圖壁縣原始宗教舞蹈畫面研究》一文,正式公布了對巖壁性交圖所作的深入的研究。
此文對呼圖壁縣的康家石門子巖刻中性愛圖的描述很精到且全面。但對其時代之推論,僅依據蘇美學者對西北的納拿河流域巖刻畫所作之結論似嫌牽強。巖刻的出現總有其本土性,現在完全其中國文化之特征,而認為是地道的外國貨。畫的人也不是中國西域人而是外國人,故對此文之結論表現懷疑。大凡一件藝術品的出現,總不是孤立偶然之現象,康家石門子的性交圖,與龜茲壁畫中的裸體圖,敦煌寫本中的性交圖與性交賦,是一脈相傳的性愛習俗之文化淵源。即拿戴高幅、插翎毛來說,如此精湛的工藝織品,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原始社會末期,能否制出尚屬問題。縱然根據《中國原始社會》云:貴州之苗族在吃牯藏時,要跳一種性交舞。舞具,就是男女生殖器。可以認為它是原始時代性崇拜的反映,但是它產生的時代和流行的時代,不一定非要推到公元前去不可。各民族開化的時間并不相同,不必處處都以與漢族開化的時代為準。管見以為康家石門子之性愛圖,可能相當于公元五六世紀的南北朝時代,它是西域少數民族原始時代生殖器崇拜的衍化物,而敦煌寫本性愛圖,也正是受其影響而來,均表現了中古時代敦煌西域一帶性愛之風俗。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