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飲--卷四第 3 頁
佟 氏七十五歲 脈沉細而不調,喘滿短氣,心悸氣上阻胸,咳嗽倚息不得臥,乃中焦 痰飲 ,下焦濁飲為患。年老全賴陽氣生活,茲陰氣陰邪上僭如此,何以克當。勉與通陽降濁法。 半夏(二兩) 茯苓(六錢) 旋復花(四錢) 秫米(一合) 小枳實(一兩) 干姜(六錢) 廣皮(六錢) 煮三碗,分三次服。 十七日 懸飲內痛腸鳴,非下不可,以老年久虛,且不敢下,止有降逆而已。 半夏(二兩) 桂枝(五錢) 生姜(一兩) 廣皮(五錢) 椒目(四錢) 薤白(五錢) 小枳 實(一兩) 旋復花(三錢) 秫米(五錢) 十八日 年近八旬,五飲俱備,兼之下焦濁飲,隨肝上逆,逼迫心火,不得下降,以致 胸滿 而憒憒然無奈,兩用通陽降逆,絲毫不應。蓋年老真陽太虛,一刻難生難長,故陰霾一時難 退也。于前方內加香開一法。 半夏(一兩) 生姜(一兩) 栝蔞(三錢) 降香(三錢) 小枳實(一兩) 干姜(五錢) 桂 枝(六錢) 薤白(三錢) 沉香(二錢,研細沖) 廣皮(五錢) 茯苓(一兩,連皮) 又 五飲而兼濁陰上攻,昨用苓桂,重伐腎邪,大辛以開中陽,雖見小效,大勢陰太甚 而陽太衰,恐實時難以復解也。勉與齊通三焦之陽法。 桂枝(六錢) 茯苓(一兩) 生姜(一兩) 老川樸(三錢) 公丁香(三錢) 肉桂(二錢, 研細 沖) 干姜(五錢) 小枳實(六錢) 薤白(四錢) 黑沉香(三錢) 半夏(六錢) 廣皮(四錢) 二十日 仍宗前法而小變之。 桂枝(六錢) 干姜(五錢) 半夏(八錢) 小枳實(五錢) 廣皮(四錢) 老川樸(三錢) 肉桂(三錢) 生姜(一兩) 薤白(三錢) 云苓(一兩) 川椒(五錢,炒) 二十三日 膀胱已開,今日可無伐腎邪,心下氣阻不能寐,仍然議中焦,降逆法,令得 寐。 半夏(二兩) 廣皮(五錢) 生姜汁(半杯,沖) 秫米(一合) 旋復花(五錢) 小枳實( 八錢) 代赭石(八錢) 二十四日 昨用降逆和胃,業已見效,但逆氣雖降,仍然有時上阻,陰霾太重,肝氣厥 逆也。 半夏(一兩) 小枳實(六錢) 帶皮苓(一兩) 旋復花(四錢) 代赭石(八錢) 廣皮(四 錢) 姜汁(半杯,沖) 陳 四十三歲 正月二十五日 病由瘧邪傷胃,土虛邪實,六脈俱結,且有塊痰,寒滯 經脈隧道,病有三虛一實者,先治其實,后治其虛。 杏仁泥(一兩) 廣皮(三錢) 小枳實(四錢) 云苓(五錢) 姜半夏(六錢) 蘇子霜(二 錢) 甘瀾水八碗,煮成三碗,分早中晚三次服。二帖。 二十八日 脊痛,痹也。右腿偏軟,痿也?人远э嬌浞我。日久不愈,皆誤補 用熟地等壅塞隧道之故,脈洪。 生石膏(三兩,研末) 杏泥(五錢) 桂枝(五錢) 片姜黃(三錢) 姜半夏(五錢) 防己 (四錢) 廣皮炭(三錢) 茯苓皮(五錢) 苡仁(五錢) 煮四碗,分四次服,二帖后退石膏一兩,加赤茯苓一兩,再兩帖后加生石膏一兩。以左 乳旁有結核,痛加青橘葉三錢。 二月初九日 痹夾痰飲,與開痹蠲飲法,現下痹解而飲未除,脈之洪者減,病減者減其 治。 姜半夏(五錢) 桂枝(五錢) 小枳實(三錢) 茯苓(六錢,連皮) 防己(三錢) 生苡仁 (五錢) 青橘葉(三錢) 廣皮(三錢) 初八日 加 小枳實(二錢) 廣皮(二錢) 滑石(六錢) 初八日 加 生石膏(一兩) 十一日 肝郁夾痰飲,咳嗽痰多,吐瘀血。 旋復花(三錢,包) 姜半夏(六錢) 廣皮炭(二錢) 栝蔞霜(二錢) 青皮(二錢) 蘇子 霜(三錢) 降香末(三錢) 歸須(二錢) 桃仁泥(二錢) 青橘葉(三錢) 廣皮(三錢) 丸方 痰飲夾肝郁,吐出瘀血后,以兩和肝胃為主。 帶皮苓(八兩) 姜半夏(十兩) 益智仁(四兩) 郁金(一兩) 廣皮(五錢) 香附(六兩) 生苡仁(八兩) 澤瀉(八兩) 共為極細末,神曲水法丸小梧子大,每服三錢,日三服,白開水下。 六月初五日 暑濕行令,脈弦細,胃不開,渴而小便短,用渴者與豬苓湯法。 豬苓(五錢) 云苓(四錢) 姜半夏(四錢) 澤瀉(五錢) 飛滑石(六錢) 益智仁(錢半) 廣皮(三錢) 煮三杯,三次服。胃開即止。 初六日 痰飲之質,冒暑欲嘔,六脈俱弦,雖渴甚,難用寒涼,與局方消暑丸法。 姜半夏(八錢) 云苓(八錢) 藿梗(三錢) 廣皮(三錢) 生甘草(二錢) 姜汁(每杯沖 三小匙) 煮三杯,三次服。 初八日 病減者減其制,減∶ 半夏(四錢) 云苓(四錢) 十二日 腰以下腫,當利小便,渴而小便短,議渴者與豬苓湯例。 豬苓(八錢) 澤瀉(八錢) 滑石(一兩二錢) 云苓皮(六錢) 半夏(六錢) 煮三杯,三次服,以渴減腫消為度。 十四日 脈沉細,胃不開,減∶豬苓(三錢) 澤瀉(三錢) 飛滑石(三錢) 加藿香梗( 三錢) 廣皮(三錢) 益智仁(三錢) 十六日 暑濕病退,小便已去,陽氣不振,與通補陽氣。 桂枝(三錢) 半夏(三錢) 白蔻仁(一錢,研) 云苓(五錢) 茅術炭(二錢) 廣皮(二 錢) 炙甘草(二錢) 生苡仁(五錢) 煮三杯,三次服。 十七日 頭脹胸悶,脈緩氣歉,暑必夾濕也。 藿香(三錢,葉半梗半) 蔻仁(二錢) 半夏(三錢) 云苓皮(五錢) 廣皮(三錢) 苡仁 (五錢) 杏仁(三錢) 十九日 小便濁,加∶ 豬苓(四錢) 澤瀉(四錢) 二十四日 暑月頭脹微痛,與清上焦。 藿香葉(三錢) 薄荷(一錢) 荷葉邊(一張,去 二十五日 六脈陽微,暑濕之余,小便白濁,與分利法。 萆 (五錢) 澤瀉(三錢) 桂枝(三錢) 云苓皮(五錢) 蒼術(三錢) 益智仁(三錢) 豬苓(三錢) 苡仁(五錢) 煮三杯,三次服,以便清為度。 七月十九日 濕熱為病,與苦辛淡法。 云苓皮(五錢) 半夏(五錢) 滑石(六錢) 豬苓(三錢) 木通(三錢) 澤瀉(三錢) 苡 仁(五錢) 桂枝(三錢) 杏仁(三錢) 煮三杯,三次服。 二十二日 濕熱為病,與苦辛淡法,小便已長,胃不開,與闔陽。 半夏(六錢) 益智仁(三錢) 廣皮(三錢) 云苓皮(五錢) 苡仁(五錢) 生姜(三錢) 二十五日 加 白蔻仁(三錢) 枳實(三錢) 九月二十一日 痰飲喘咳,脈雙弦,與小青龍法。 桂枝(三錢) 杏仁(四錢) 小枳實(三錢) 白芍(二錢炒) 姜半夏(五錢) 五味子(二 錢) 炙甘草(一錢) 廣皮(三錢) 干姜(二錢) 二十四日 痰飲脅動而喘渴,是謂懸飲。懸飲者,水在肝也,脈弦數。水在肝內者,外 風未凈也。 姜半夏(六錢) 杏仁(三錢) 旋復花(三錢) 桂枝尖(三錢) 生姜汁(三小匙,沖) 黃 芩炭(錢半) 香附(三錢) 葶藶子(二錢) 青蒿(三錢) 小枳實(四錢) 廣皮(二錢) 二十五日 身熱退,去青蒿、芩炭、葶藶子,加∶杏仁(三錢) 共服五帖。 二十七日 痰飲脅痛而喘咳,是謂懸飲,水在肝也,脈弦數。 姜半夏(六錢) 香附(三錢) 杏仁(三錢) 桂枝尖(三錢) 廣皮(二錢) 姜汁(三匙) 旋復花(三錢) 蘇子霜(三錢) 小枳實(三錢) 降香末(三錢) 二十九日 病減者減其治,去半夏三錢,枳實一錢,降香末一錢,桂枝一錢,連前共服 五帖收功。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