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卷四
<篇名>噎
屬性:王 左尺獨大,腎液不充,腎陽不安其位,尺脈以大為虛,經所謂陰衰于下者是也。右 手三 部俱弦,食入則痛,經所謂陽結于上者是也。有陰衰而累及陽結者,有陽結而累及陰衰者。 此證形體長大,五官俱露,木火通明之象。凡木火太旺者,其陰必素虛,古所謂瘦人多火, 又所謂瘦人之病,慮虛其陰。凡噎癥治法,必究陰衰陽結,何者為先,何者為后,何者為輕 ,何者為重?此癥既系陰虛為本,陽結為標,何得妄投大黃十劑之多?雖一時暫通陽結,其如 陰虛而愈虛,何業(yè)醫(yī)者豈不知數下亡陰乎?且云歧子九法,大半皆攻,喻嘉言痛論其非,醫(yī) 者 豈未之見耶?愚謂因怒停食,名之食膈,或可一時暫用,亦不得恃行數用,今議五汁飲果實 之甘寒,牛乳血肉之變化,降胃陰以和陽結治其標,大用專翕膏峻補肝腎之陰,以救陰衰治 其本,再能痛戒惱怒,善保太和,猶可望愈。 真大生地(四斤) 人參(四斤) 杭白芍(四斤) 清提麥冬(四斤) 阿膠(四斤) 蔡龜膠 (四 斤) 山萸肉(二斤) 鱉甲(四斤) 芡實(二斤) 沙苑蒺藜(四斤) 海參(四斤) 鮑魚(四斤 )豬脊髓(一斤) 羊腰子(三十二對) 雞子黃(六十四個) 云苓塊(四斤) 烏骨雞(一對) 牡蠣(四斤) 蓮子(四斤) 桂圓肉(二斤) 白蜜(四斤) 取盡汁久火煎煉成膏。 李 五十四歲 大凡噎癥由于半百之年,陰衰陽結,古來紛紛議論,各疏所長,俱未定 宗。大 抵偏于陽結而陰衰者,宜通陽氣,如旋復代赭湯,進退黃連湯之類。偏于陰衰而陽結者,重 在陰衰,斷不可見一毫香燥,如丹溪之論是也。又有食膈宜下,痰膈宜導,血膈宜通,絡氣 膈宜宣。肝嘔吐太過而傷胃液者,宜牛轉草復其液。老僧寡婦,強制太過,精氣結而成骨, 橫處幽門,宜鵝血以化之。廚役受穢濁之氣傷肺,酒肉勝食而傷胃,宜化清氣,不可勝數。 按∶此癥脈沉數有力而渴,面色蒼而兼紅,甫過五旬,須發(fā)皆白,其為平日用心太過,重傷 其陰,而又伏火無疑。用玉女煎法。 真大熟地(六錢) 石膏(八錢) 牛膝(三錢) 炙甘草(三錢) 麥冬(六錢) 白粳米( 一撮) 知母(二錢) 旋復花(三錢,新絳紗包) 每早服牛乳一茶碗。 張 六十三歲 老年陽結,又因久飲怒郁,肝旺克土,氣上阻咽,致成噎食。按∶陽氣 不虛不結,斷非破氣可療,議一面通補胃陽,一面鎮(zhèn)守肝陰法。 洋參(二錢) 茯苓塊(四錢) 桂枝(六錢) 代赭石(一兩二錢, ) 半夏(一兩) 旋復 花(五錢,包) 生姜(六錢) 七帖。 二十日 陽脈已起,恐過涸其液,議進陰藥,退陽藥。 洋參(四錢) 桂枝(三錢) 白芍(六錢,炒) 旋復花(六錢) 茯苓(三錢) 炙甘草(三 錢) 代赭石(一兩, ) 半夏(六錢) 姜汁(每杯沖三小匙) 二十五日 前日脈數,因退陽進陰,今日脈緩而痰多,仍須進陽,俾中焦得運,以復其 健順之體。 洋參(二錢) 桂枝(六錢) 焦白芍(三錢) 半夏(一兩二錢) 茯苓(八錢) 代赭石(一 兩六錢) 旋復花(六錢,包) 生姜(五大片) 二帖。 傅 五十五歲 先因酒樓中飲酒,食燒小豬響皮,甫下咽,即有家人報知朋友兇信,隨 即下 樓尋車,車夫不知去向,因步行四五里,尋至其友救難未遇。又步行四里,又未遇?始憋 冰凍烏梅湯三碗,然后買車返家,心下隱隱微痛,一月后痛有加,延醫(yī)調治,一年不效。次 年五月飲水一口,胃中痛如刀割,干飯不下咽,已月余矣。閏五月初八,計一粒不下已十日 ,骨瘦如柴,面赤如赭,脈沉洪有力,胃中痛處,高起如桃大,按之更痛。余曰∶此食膈也 ,當下之。因用大承氣湯,加牽牛,作三碗,一碗痛至少腹,三碗痛至肛門,大痛不可忍, 又不得下。于是又作半劑,服一碗,外加蜜導法,始下如鴨蛋,黑而有毛,堅不可破。次日 先吃爛面半碗,又次日飲粥湯,三日食粥,五日吃干飯矣。下后所用者,五汁飲也。 楊 四十六歲 先因微有痰飲咳嗽,誤補于前,誤下于后,津液受傷,又因肝郁性急, 致成噎食,不食而大便燥,六脈弦數,治在陰衰。 炙甘草(三錢) 大生地(六錢) 生阿膠(三錢化) 丹皮(三錢) 麥冬(三錢) 麻仁(三 錢) 郁金(八分) 服七帖而效,又于前方加∶ 鱉甲(四錢) 杞子(三錢) 服十七八帖而大效,進食如常。惟余痰飲,后以外臺茯苓飲 散,減廣皮、枳實,收全功。
屬性:王 左尺獨大,腎液不充,腎陽不安其位,尺脈以大為虛,經所謂陰衰于下者是也。右 手三 部俱弦,食入則痛,經所謂陽結于上者是也。有陰衰而累及陽結者,有陽結而累及陰衰者。 此證形體長大,五官俱露,木火通明之象。凡木火太旺者,其陰必素虛,古所謂瘦人多火, 又所謂瘦人之病,慮虛其陰。凡噎癥治法,必究陰衰陽結,何者為先,何者為后,何者為輕 ,何者為重?此癥既系陰虛為本,陽結為標,何得妄投大黃十劑之多?雖一時暫通陽結,其如 陰虛而愈虛,何業(yè)醫(yī)者豈不知數下亡陰乎?且云歧子九法,大半皆攻,喻嘉言痛論其非,醫(yī) 者 豈未之見耶?愚謂因怒停食,名之食膈,或可一時暫用,亦不得恃行數用,今議五汁飲果實 之甘寒,牛乳血肉之變化,降胃陰以和陽結治其標,大用專翕膏峻補肝腎之陰,以救陰衰治 其本,再能痛戒惱怒,善保太和,猶可望愈。 真大生地(四斤) 人參(四斤) 杭白芍(四斤) 清提麥冬(四斤) 阿膠(四斤) 蔡龜膠 (四 斤) 山萸肉(二斤) 鱉甲(四斤) 芡實(二斤) 沙苑蒺藜(四斤) 海參(四斤) 鮑魚(四斤 )豬脊髓(一斤) 羊腰子(三十二對) 雞子黃(六十四個) 云苓塊(四斤) 烏骨雞(一對) 牡蠣(四斤) 蓮子(四斤) 桂圓肉(二斤) 白蜜(四斤) 取盡汁久火煎煉成膏。 李 五十四歲 大凡噎癥由于半百之年,陰衰陽結,古來紛紛議論,各疏所長,俱未定 宗。大 抵偏于陽結而陰衰者,宜通陽氣,如旋復代赭湯,進退黃連湯之類。偏于陰衰而陽結者,重 在陰衰,斷不可見一毫香燥,如丹溪之論是也。又有食膈宜下,痰膈宜導,血膈宜通,絡氣 膈宜宣。肝嘔吐太過而傷胃液者,宜牛轉草復其液。老僧寡婦,強制太過,精氣結而成骨, 橫處幽門,宜鵝血以化之。廚役受穢濁之氣傷肺,酒肉勝食而傷胃,宜化清氣,不可勝數。 按∶此癥脈沉數有力而渴,面色蒼而兼紅,甫過五旬,須發(fā)皆白,其為平日用心太過,重傷 其陰,而又伏火無疑。用玉女煎法。 真大熟地(六錢) 石膏(八錢) 牛膝(三錢) 炙甘草(三錢) 麥冬(六錢) 白粳米( 一撮) 知母(二錢) 旋復花(三錢,新絳紗包) 每早服牛乳一茶碗。 張 六十三歲 老年陽結,又因久飲怒郁,肝旺克土,氣上阻咽,致成噎食。按∶陽氣 不虛不結,斷非破氣可療,議一面通補胃陽,一面鎮(zhèn)守肝陰法。 洋參(二錢) 茯苓塊(四錢) 桂枝(六錢) 代赭石(一兩二錢, ) 半夏(一兩) 旋復 花(五錢,包) 生姜(六錢) 七帖。 二十日 陽脈已起,恐過涸其液,議進陰藥,退陽藥。 洋參(四錢) 桂枝(三錢) 白芍(六錢,炒) 旋復花(六錢) 茯苓(三錢) 炙甘草(三 錢) 代赭石(一兩, ) 半夏(六錢) 姜汁(每杯沖三小匙) 二十五日 前日脈數,因退陽進陰,今日脈緩而痰多,仍須進陽,俾中焦得運,以復其 健順之體。 洋參(二錢) 桂枝(六錢) 焦白芍(三錢) 半夏(一兩二錢) 茯苓(八錢) 代赭石(一 兩六錢) 旋復花(六錢,包) 生姜(五大片) 二帖。 傅 五十五歲 先因酒樓中飲酒,食燒小豬響皮,甫下咽,即有家人報知朋友兇信,隨 即下 樓尋車,車夫不知去向,因步行四五里,尋至其友救難未遇。又步行四里,又未遇?始憋 冰凍烏梅湯三碗,然后買車返家,心下隱隱微痛,一月后痛有加,延醫(yī)調治,一年不效。次 年五月飲水一口,胃中痛如刀割,干飯不下咽,已月余矣。閏五月初八,計一粒不下已十日 ,骨瘦如柴,面赤如赭,脈沉洪有力,胃中痛處,高起如桃大,按之更痛。余曰∶此食膈也 ,當下之。因用大承氣湯,加牽牛,作三碗,一碗痛至少腹,三碗痛至肛門,大痛不可忍, 又不得下。于是又作半劑,服一碗,外加蜜導法,始下如鴨蛋,黑而有毛,堅不可破。次日 先吃爛面半碗,又次日飲粥湯,三日食粥,五日吃干飯矣。下后所用者,五汁飲也。 楊 四十六歲 先因微有痰飲咳嗽,誤補于前,誤下于后,津液受傷,又因肝郁性急, 致成噎食,不食而大便燥,六脈弦數,治在陰衰。 炙甘草(三錢) 大生地(六錢) 生阿膠(三錢化) 丹皮(三錢) 麥冬(三錢) 麻仁(三 錢) 郁金(八分) 服七帖而效,又于前方加∶ 鱉甲(四錢) 杞子(三錢) 服十七八帖而大效,進食如常。惟余痰飲,后以外臺茯苓飲 散,減廣皮、枳實,收全功。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心丸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眩飲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疔癰方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痔散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志圓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中湯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錠子眼藥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地芩飲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第三大腹子散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第三竹瀝湯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