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肺癰
<篇名>肺癰
屬性:王氏 五十六歲 癸亥三月初八日 初起喉痹,為快利藥所傷,致成肺癰。胸中痛,口 中燥 ,喉痹仍未痊,不食不寐。痰氣腥臭。已有成膿之象。脈短而數(shù),寒熱,且移熱于大腸而泄 瀉,難愈之證。勉與急急開提肺氣,議千金葦莖湯,與甘桔合法。 桔梗(二兩) 甘草(一兩) 桃仁(五錢) 冬瓜仁(五錢) 苡仁(一兩) 鮮葦根(四兩) 水八碗,煮三碗,二煎再煎一碗,分四次服。 堂伯兄 飲火酒,坐熱炕,晝夜不寐,喜出汗。誤服枇杷葉麻黃等利肺藥,致傷津液, 遂成肺癰,臭不可當,日吐膿二升許。用千金葦莖湯,合甘桔湯。 蘆根(八兩) 苡仁(二兩) 桃仁(兩半) 冬瓜仁(兩半) 桔梗(三兩) 生甘草(一兩) 煎成兩大菜碗,晝夜服過碗半,膿去十之七八,盡劑膿去八九,又服半劑,毫無臭氣, 調理脾胃收功。 朱詠齊 五十余歲 以己卯年二月初受風,與桂枝湯一帖,風解,膽怯不敢去濃衣, 因而汗 多。初四五日又受風溫,口渴思涼,脈洪數(shù)。先與辛涼輕劑不解,脈又大,汗更多,口更渴 ,身更熱。因與辛寒重劑石膏等一帖,身涼渴止脈靜,仍膽怯不去濃衣。初十日當大差坐夜 起五更,衣更濃,途間不敢去皮衣,以致重亡津液而成肺癰,與葦莖湯二三兩一帖。服至五 七日不應,膿成臭極,加苦藶葶子五錢,膿始退,未能十分凈盡。后十日又發(fā),膿又成,吐 如綠豆汁濃臭,每吐一碗余。又于前方加葶藶三錢,服二帖方平復,以補胃逐痰飲收功。再 其人色白體肥,夙有痰飲,未病之年前秋冬兩季,以在上書房行走,早起恐寒,誤服俗傳藥 酒方,本不嗜酒,每早強飲數(shù)小杯,次年患此恙之由也。
屬性:王氏 五十六歲 癸亥三月初八日 初起喉痹,為快利藥所傷,致成肺癰。胸中痛,口 中燥 ,喉痹仍未痊,不食不寐。痰氣腥臭。已有成膿之象。脈短而數(shù),寒熱,且移熱于大腸而泄 瀉,難愈之證。勉與急急開提肺氣,議千金葦莖湯,與甘桔合法。 桔梗(二兩) 甘草(一兩) 桃仁(五錢) 冬瓜仁(五錢) 苡仁(一兩) 鮮葦根(四兩) 水八碗,煮三碗,二煎再煎一碗,分四次服。 堂伯兄 飲火酒,坐熱炕,晝夜不寐,喜出汗。誤服枇杷葉麻黃等利肺藥,致傷津液, 遂成肺癰,臭不可當,日吐膿二升許。用千金葦莖湯,合甘桔湯。 蘆根(八兩) 苡仁(二兩) 桃仁(兩半) 冬瓜仁(兩半) 桔梗(三兩) 生甘草(一兩) 煎成兩大菜碗,晝夜服過碗半,膿去十之七八,盡劑膿去八九,又服半劑,毫無臭氣, 調理脾胃收功。 朱詠齊 五十余歲 以己卯年二月初受風,與桂枝湯一帖,風解,膽怯不敢去濃衣, 因而汗 多。初四五日又受風溫,口渴思涼,脈洪數(shù)。先與辛涼輕劑不解,脈又大,汗更多,口更渴 ,身更熱。因與辛寒重劑石膏等一帖,身涼渴止脈靜,仍膽怯不去濃衣。初十日當大差坐夜 起五更,衣更濃,途間不敢去皮衣,以致重亡津液而成肺癰,與葦莖湯二三兩一帖。服至五 七日不應,膿成臭極,加苦藶葶子五錢,膿始退,未能十分凈盡。后十日又發(fā),膿又成,吐 如綠豆汁濃臭,每吐一碗余。又于前方加葶藶三錢,服二帖方平復,以補胃逐痰飲收功。再 其人色白體肥,夙有痰飲,未病之年前秋冬兩季,以在上書房行走,早起恐寒,誤服俗傳藥 酒方,本不嗜酒,每早強飲數(shù)小杯,次年患此恙之由也。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wǎng)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心丸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眩飲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疔癰方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痔散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志圓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定中湯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錠子眼藥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地芩飲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第三大腹子散 09-28 [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方劑:第三竹瀝湯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