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指南醫案--腫脹第 4 頁
馬五一 初起胸痹嘔吐,入夏跗臁少腹悉腫,食谷不運,溲短不利,此陽氣式微,水谷之濕內蘊,致升降之機失司,當開太陽,姑走濕邪。
豬苓三錢 桂枝木八分 茯苓皮三錢 澤瀉一錢 防己一錢半 厚樸一錢
四帖。
邱六歲 六齡稚年,夏至濕熱外薄,所食水谷之氣,蒸為濕滯,阻遏氣機,脾不轉運,水道不通,腹笥滿脹,幼科但知消導,不曉通腑泄濕,致脾氣大困,泄瀉不分陰陽,參苓之補,僅救消滌之害,不能卻除濕滯,故雖受無益于病,病根都在中宮,泄肝以安胃,分利以通腑,必得小溲頻利,冀有中窾之機。
豬苓 澤瀉 海金沙 通草 椒目
吳 平昔濕痰阻氣為喘,茲因過食停滯,陰臟之陽不運,陽腑之氣不通,二便不爽,跗腫腹滿,診脈沉弦,猶是水寒痰滯,阻遏氣分,上下皆不通調,當從三焦分治,頃見案頭一方,用菟絲子升少陰,吳茱萸泄厥陰,不知作何解釋,不敢附和,仍用河間分消定議。濕壅三焦肺氣不降
大杏仁 萊菔子 豬苓 澤瀉 葶藶子 厚樸 桑白皮 廣皮 細木通
又 三焦分消,泄肝通腑,二便不爽如昔,診脈浮小帶促,聞聲呼息不利,是氣分在上結阻,以致中下不通,喘脹要旨,開鬼門以取汗,潔凈腑以利水,無非宣通表里,務在治病源頭,據脈癥參詳,急急開上為法,合金匱風水反登義矣。
麻黃 杏仁 石膏 甘草 苡仁
朱 初因面腫,邪干陽位,氣壅不通,二便皆少,桂附不應,即與導滯,滯屬有質,濕熱無形,入肺為喘,乘脾為脹,六腑開合皆廢,便不通爽,溺短混濁,時或點滴,視其舌絳口渴,腑病背脹,臟病腹滿,更兼倚倒左右,腫脹隨著處為甚,其濕熱布散三焦,明眼難以決勝矣,經云從上之下者治其上,又云從上之下,而甚于下者,必先治其上,而后治其下,此癥逆亂紛更,全無頭緒,皆不辨有形無形之誤,姑以清肅上焦為先。
飛滑石一錢半 大杏仁去皮尖十粒 生苡仁三錢 白通草一錢 鮮枇杷葉刷凈毛去筋手內揉三錢 茯苓皮三錢 淡豆豉一錢半 黑山梔殼一錢
急火煎五分服。
此手太陰肺經藥也,肺氣窒塞,當降不降,杏仁微苦則能降,滑石甘涼,滲濕解熱,苡仁通草,淡而滲氣分,枇杷葉辛涼,能開肺氣,茯苓用皮,謂諸皮皆涼,梔豉宣其陳腐郁結,凡此氣味俱薄,為上焦藥,仿徐之才輕可去實之義。
某 暴腫氣急,小溲澀少,此外邪壅肺,氣分不通,治當從風水皮水,宣其經隧,以能食能寢為佳,勿得誅伐無過之地。
前胡 蜜炙麻黃 牛蒡子 姜皮 紫菀 杏仁 茯苓皮 廣皮
王 髀尻微腫,小腿下臁腫甚,乃腑陽不行,病甚于暮,宜辛香通其經腑之郁。下焦寒濕流經
生于術 炮川烏 北細辛 茯苓 漢防己 川獨活
又 中滿用余糧丸獲效,得暖下泄濁之力,腹脹已去,而髀尻足跗肌肉腫浮,夫臟寒生滿病,暖水臟之陽,培火生土是法,究竟陽未全復,四末流行未布,前議幽香通其下焦經脈,果得腫減,議用加味活絡丹。
炮川烏 干地龍 乳香 沒藥 北細辛 桂枝木
用油松節三兩,酒水各半,煎汁法丸。
汪 腫自下起,脹及心胸,遍身肌膚赤瘰,溺無便滑,濕熱蓄水,橫漬經隧,氣機閉塞,呻吟喘急,濕本陰邪,下焦先受,醫用桂附芪術,邪蘊化熱,充斥三焦,以致日加兇危也。濕熱壅塞經隧
川通草一錢半 海金沙五錢 黃柏皮一錢半 木豬苓三錢 生赤豆皮一錢半 真北細辛一分
又 前法腫消三四,仍以分消。
川白通草 豬苓 海金沙 生赤豆皮 葶藶子 茯苓皮 晚蠶砂
又 間日寒戰發熱,渴飲,此為瘧,乃病上加病,飲水結聚,以下痛脹,不敢用涌吐之法,暫與開肺氣壅遏一法。
大杏仁 蜜炒麻黃 石膏
又 濕邪留飲,發紅瘰,胸聚濁痰,消渴未已,用木防己湯。
木防己一錢 石膏三錢 杏仁三錢 苡仁二錢 飛滑石一錢半 寒水石一錢半
通草煎湯代水。
陳 進神芎導水丸二日,所下皆粘膩黃濁形色,余前議腑氣窒塞,水濕粘滯,濁攻犯肺為痰嗽,水漬脈隧為浮腫,大凡經脈六腑之病,總以宣通為是,內經云,六腑以通為補,今醫不分臟腑經絡,必曰參術是補,豈為明理,然肢節足跗之濕,出路無由,必針刺以決其流,此內外冀可皆安。
戊己丸三錢,用二日后,再進前藥一服。
薛十九 腹滿下至少腹,三陰都已受傷,而周身疥瘡,數年不斷,脈絡中必有濕熱,就腹痛泄瀉,腑陽不通,不獨偏熱偏寒之治,常用四苓散。
豬苓三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一錢半 生于術一錢 椒目五分
倪嫗 濕熱香港腳,上攻心胸,脘中滿脹,嘔逆,乃濕上甚為熱化,與苦辛先平在上之滿脹,用瀉心法。濕熱香港腳
川連 黃芩 枳實 半夏 姜汁 杏仁
湯 囊腫腹脹,此屬瘡蠱。濕郁瘡蠱
茯苓皮 海金沙 白通草 大腹皮絨 厚樸 廣皮 豬苓 澤瀉
某三六 性躁,氣有余便是火,肝膽中木火入絡,成形為脹,便溺皆赤,喉痛聲嘶痰血,肝病過膈犯肺,久延為單腹脹難治。木火入絡
小溫中丸三錢。
吳五五 氣逆

老蘇梗 生香附 厚樸 白蔻仁 土瓜蔞 桔梗 枳殼 黑山梔
汪 脈右澀,左弱,面黃瘦,露筋,乃積勞憂思傷陽,濁陰起于少腹,漸至盤踞中宮,甚則妨食嘔吐,皆單鼓脹之象大著,調治最難,欲驅陰濁,急急通陽。陽虛單脹濁陰凝滯
干姜 附子 豬苓 澤瀉 椒目
又 通太陽之里,驅其濁陰,已得脹減嘔緩,知身中真陽,向為群藥大傷,議以護陽,兼以泄濁法。
人參 塊茯苓 生干姜 淡附子 澤瀉
又 陰濁盤踞中土,清陽蒙閉,腹滿

生干姜 生炮附子 沖豬膽汁
黃三八 停滯單脹,并不渴飲,晝則便利不爽,夜則小溲略通,此由氣分郁痹,致中焦不運,先用大針砂丸,每服一錢五分,暖其水臟以泄濁。
某 向有宿痞,夏至節一陰來復,連次夢遺,遂腹形堅大,二便或通或閉,是時右膝癰腫潰瘍,未必非濕熱留阻經絡所致,診脈左小弱,右緩大,面色青減,鼻準明亮,納食必腹脹愈加,四肢惡冷,熱自里升,甚則衄血牙宣,全是身中氣血交結,固非積聚停水之脹,考古人于脹癥,以厘清氣血為主,止痛務在宣通,要知攻下皆為通腑,溫補乃護陽以宣通,今者單單腹脹,當以脾胃為病藪,太陰不運,陽明愈鈍,議以緩攻一法。
川桂枝一錢 熟大黃一錢 生白芍一錢半 厚樸一錢 枳實一錢 淡生干姜一錢
三帖。
又 診脈細小,右微促,畏寒甚,右脅中氣,觸入小腹,著臥即有形墜著,議用局方禹余糧丸,暖水臟以通陽氣,早晚各服一錢流水送八服。
又 脈入尺,弦勝于數,元海陽虛,是病之本,肝失疏泄,以致

紫厚樸炒一錢半 縮砂仁炒研一錢 生于術二錢 豬苓一錢 茯苓塊三錢 澤瀉一錢
又 脈弦數,手足畏冷,心中兀兀,中氣已虛,且服小針砂丸,每服八十粒,開水送,二服,以后藥壓之。
生于術 云茯苓 廣皮
煎湯一小杯,后服。
又 脈如澀,凡陽氣動則遺,右脅汩汩有聲,墜入少腹,可知腫脹非陽道不利,是陰道實,水谷之濕熱不化也,議用牡蠣澤瀉散。
左牡蠣四錢泄濕 澤瀉一錢半 花粉一錢半 川桂枝木五分通陽 茯苓三錢化氣 紫厚樸一錢
午服。
又 脈數實,惡水,午后手足畏冷,陽明中虛,水氣聚而為飲也,以苓桂術甘湯劫飲,牡蠣澤瀉散止遺逐水,照前方去花粉加生于術三錢。
又 手足畏冷,不喜飲水,右脅汩汩有聲,下墜少腹,脈雖數而右大左弦,信是陽明中虛,當用人參熟附生姜,溫經補虛之法,但因欲回府調理數日,方中未便加減,且用前方,調治太陽太陰。
生于術三錢 左牡蠣生四錢 澤瀉炒一錢 云苓三錢 生益智四分 桂枝木四分 炒厚樸一錢
午后食遠服。
朝服小溫中丸五十粒,開水送,仍用三味煎湯壓之。
文章錄入:中醫五絕網 責任編輯:中醫五絕網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