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醫案 咳嗽第 3 頁

馮,脈右弦大而緩,形瘦目黃,久嗽聲嘶而濁,水谷氣蘊之濕,再加時序之濕熱,壅阻氣分,咳不能已,久成老年痰火咳嗽,無性命之憂,有終年之累”濕熱痰火〔。
蘆根、馬勃、苡仁、浙茯苓、川斛、通草。
陳,秋燥,痰嗽氣促”燥〔。桑葉、玉竹、沙叁、嘉定花粉、苡仁、甘草、蔗漿。又,用清燥法。桑葉、玉竹、沙叁、苡仁、甘草、石膏、杏仁。
施,脈沉弦為飲,近加秋燥,上咳氣逆,中焦似痞,姑以辛泄涼劑,暫解上燥。
栝蔞皮、郁金、香豉、杏仁、苡仁、橘紅、北沙叁、山梔。
胡,脈右勁,因疥瘡,頻以熱湯沐浴,衛疏易傷冷熱,皮毛內應乎肺,咳嗽塞痰多,久則食不甘,便燥結,胃津日耗,不司供肺,況秋冬天降燥氣上加,漸至老年痰火之象,此清氣熱以潤燥,理勢宜然,倘畏虛日投滯補,益就枯燥矣。
霜桑葉、甜杏仁、麥冬、玉竹、白沙叁、天花粉、甘蔗漿、甜梨汁、熬膏。
某,脈弦,胸膈痹痛,咳嗽頭脹,此燥氣上侵,肺氣不宣使然,當用輕藥,以清上焦。枇杷葉、桑葉、川貝、杏仁、冬瓜子、桔梗。
某,舌白咳嗽,耳脹口乾,此燥熱上郁,肺氣不宣使然,當用辛涼,宜薄滋味。
鮮荷葉”二錢〔、連翹殼”一錢半〔、大杏仁”三錢〔、白沙叁”一錢〔、飛滑石”三錢〔、冬桑葉”一錢〔。
某,邪爍肺陰,咳嗽咽痛,晡甚。玉竹、南沙叁、冬桑葉、川斛、元叁、青蔗漿。
某,鼻淵三載,藥投辛散,如水投石,未能卻除辛辣炙咉? A近復咳嗽音嘶,燥氣上逼肺衛使然。杏仁、連翹、象貝、白沙叁、桑皮、兜鈴。
僧,脈右寸獨大,氣分咳,有一月。
桑葉、杏仁、玉竹、苡仁、沙叁、茯苓、糯米湯煎。
某,脈右大,寤咳寐安,病在氣分。桑葉、川貝、知母、地骨皮、梨汁、蔗漿,熬膏。
朱女,肝陰虛,燥氣上薄,咳嗽夜熱。桑葉、白沙叁、杏仁、橘紅、花粉、地骨皮,糯米湯煎。
陸女,燥風外侵,肺衛不宣,咳嗽痰多,不時身熱,當用輕藥,以清上焦。
桑葉、杏仁、花粉、大沙叁、川貝、 豆皮。
戎,咽阻咳嗆,兩月來聲音漸低,按脈右堅,是冷熱傷肺。
生雞子白、桑葉、玉竹、生甘草、甜梨皮。
某,燥熱內伏,發熱,咳嗽口渴。桑葉、杏仁、白沙叁、連翹、囫圇滑石、鮮蘆根。
費,久瘧傷陰,冬季溫舒,陽不潛藏,春木升舉,陽更泄越,入暮寒熱,晨汗始解,而頭痛口渴咳嗽,陰液損傷,陽愈熾,冬春溫邪,最忌發散,謂非暴感,汗則重劫陰傷,迫成虛勞一途,況有汗不痊,豈是表病,診得色消肉爍,脈獨氣口空搏,與脈左大屬外感有別,更是見咳不已,謬為肺熱,徒取清寒消痰降氣之屬,必致胃損變重,嘗考圣訓,仲景云凡元氣已傷,而病不愈者,當與甘藥,則知理陽氣,當推建中,顧陰,須投復脈,乃邪少虛多之治法,但幼科未讀其書,焉得心究是理,然乎否乎。
炙甘草、鮮生地、麥冬、火麻仁、阿膠、生白芍、青蔗漿。又,由陰傷及胃,痿黃食少餐,法當補養胃陰,虛則補母之治也,見咳治肺,生氣日憊矣。
金匱麥門冬湯。
某, 痹咳嗽。
鮮枇杷葉”三錢〔、叭噠杏仁”三錢〔、桔梗”一錢〔、川貝”二錢〔、冬瓜子”三錢〔、蜜炙橘紅”一錢〔。
周,秋燥從天而降,腎液無以上承,咳嗽吸不肯通,大便三四日一更衣,脈見細小,議治在臟陰。牛乳、紫衣胡桃、生白蜜、姜汁。
吳,久嗽因勞乏致傷,絡血易瘀,長夜熱灼,議養胃陰”胃陰虛〔。
北沙叁、黃 皮、炒麥冬、生甘草、炒粳米、南棗。
某,喉痹咳嗆,脈右大而長。生扁豆、麥冬、北沙叁、川斛、青蔗漿。
毛,上年夏秋病傷,冬季不得復元,是春令地氣陽升,寒熱咳嗽,乃陰弱體質,
不耐升泄所致,徒謂風傷,是不知陰陽之義。北叁、炒麥冬、炙甘草、白粳米、南棗。
某,病後咳嗆,當清養肺胃之陰。
生扁豆、麥冬、玉竹、炒黃川貝、川斛、白粳米湯煎。
徐,形寒畏風冷,食減久嗽,是衛外二氣已怯,內應乎胃,陽脈不用,用藥莫偏治寒熱,以甘藥調,宗仲景麥門冬湯法。
張,入夏嗽緩,神倦食減,渴飲,此溫邪延久,津液受傷,夏令暴暖泄氣,胃汁暗虧,筋骨不束,兩足酸痛,法以甘緩,益胃中之陰,仿金匱麥門冬湯制膏。
叁須”二兩〔、北沙叁”一兩〔、生甘草”五錢〔、生扁豆”二兩〔、麥冬”二兩〔、南棗”二兩〔,熬膏。
湯,脈左堅數促,冬溫咳嗽,是水虧熱升,治不中 ,胃陰受傷,穢濁氣味,直上咽喉,清肺冀緩其嗽,亦致氣泄,而嗽仍未罷,先議甘涼益胃陰以制龍相,胃陰自立,可商填下。生扁豆、米炒麥冬、北沙叁、生甘草、冬桑葉、青蔗漿水。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