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常用飲食 第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飲食第 6 頁
梨(《名醫別錄》)
【基原】主要為薔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栽培的果實。
【異名】快果。
【性味歸經】甘、微酸,涼。入肺、胃經。
【功效】生津,潤燥,清熱,化痰。
【應用】
1.太陰溫病口渴甚者:甜水梨大者一枚,薄切,新汲涼水內浸半日,(搗取汁)時時頻飲。(《溫病條辨》雪梨漿)
2.消渴:香水梨(或好鵝梨,或江南雪梨,俱可),用蜜熬瓶盛,不時用熱水或涼水調服,止嚼梨亦妙。(《普濟方》)
3.咳嗽痰多:梨,搗汁用,熬膏亦良,加姜汁、白蜜。(《本草求原》)
4.小兒心臟風熱,昏懵躁悶,不能食:梨三枚,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入粳米一合,煮粥食之。(《太平圣惠方》)
【使用注意】
脾虛便溏及寒嗽忌服。
【按語】
本品可制膏食用。“雪梨膏”即以白梨500g,去皮心,加百合250g,白糖250g,拌勻,隔水燉至膏狀而成。“秋梨膏”即以本品為主要原料,加白糖、蛋清、蜂蜜以及化痰止咳的中藥熬制而成。常服對慢性呼吸道疾病有顯著療效。常覺口干舌燥者亦宜。
【參考文獻】
1.《本草通玄》:“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
2.《本草求原》:“梨汁煮粥,治小兒疳熱及風熱昏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