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瞳神疾病 第二節 綠風內障第 4 頁
[辨證論治]
本病主要由風、火、痰、郁及肝之陰陽失調,引起氣血失和,經脈不利,目中玄府閉塞,珠內氣血津液不行所致。一般病來勢猛,臨證施治,除消除病因,治其根本外,同時要注意縮瞳神、通血脈、開玄府、宣壅滯、消積液,盡快改善癥狀,以保存視力。如《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對瞳神散大就強調:“病既急者,以收瞳神為先。瞳神但得收復,目即有生意”。常用治療手段有內服藥物、局部用藥及針刺療法等。為了搶救視力,更宜中西醫結合治療。
一、內治
(一)肝膽火熾,風火攻目
[主證]發病急劇,頭痛如劈,眼珠脹痛欲脫,連及目眶,視力急降,抱輪紅赤或白睛混赤浮腫,黑睛呈霧狀混濁,瞳神散大,瞳內呈淡綠色,眼珠變硬,甚至脹硬如石。全身癥有惡心嘔吐,或惡寒發熱,溲赤便結,舌紅苔黃,脈弦數等。
[證候分析]肝膽火熾,熱盛動風,風火相煽,交攻于上,故驟然發病,頭目劇痛,痛連目眶,抱輪紅赤,黑睛混濁。若肝火犯肺則白睛混赤腫脹。因火性升散,風性開泄,肝膽風火攻沖瞳神,故瞳神散大呈淡綠色。熱氣怫郁于目,玄府閉密,則珠內氣血津液不得流行,致氣滯血郁,神水瘀積,故眼珠脹硬,視力急降。肝火犯胃,胃失和降則惡心嘔吐。火邪亢盛,正氣未衰,正邪交爭,故惡寒發熱。溲赤便結由火邪內盛所致。舌紅苔黃,脈弦數亦皆肝膽實火之征。
[治法]清熱瀉火,涼肝熄風。
[方藥]綠風羚羊飲或羚羊鉤藤湯加減。前方是以清熱瀉火為重,方中用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清熱明日、平肝熄風,為主藥;黃芩、玄參、知母重在清熱瀉火;大黃涼血活血,泄熱通腑;車前子、茯苓清熱利水,導熱由小便出;防風助主藥搜肝風,散伏火;桔梗清熱利竅;細辛開竅明日,治頭風痛。諸藥組方,共呈清熱瀉火,涼肝熄風,利竅明日之功。方中若加丹參、丹皮、赤芍、地龍等,則更增涼肝熄風之力。嘔吐甚者,酌加竹茹、法夏之類降逆止嘔。對于熱極動風,陰血已傷之證,則宜以涼肝熄風為主,用羚羊鉤藤湯加減。方中羚豐角(可用山羊角代)、鉤藤、桑葉、菊花清熱平肝熄風;生地、白芍滋陰涼血養肝;貝母;,竹茹、甘草清熱化痰;茯苓寧心安神。若加丹參、澤蘭、洋瀉、細辛,用于本證則更增通絡行滯,利水開竅的作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