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瞳神疾病 第一節 瞳神緊小第 3 頁
[鑒別診斷]
本病須與天行赤眼、綠風內障鑒別。-
[辨證論治]
本病初起,以實證及虛實夾雜證為常見。實證多因外感風、濕、熱邪或內有肝膽郁熱而起,發病比較急重。虛實夾雜證常由肝腎陰虧,火旺于上所致,抑或病久傷陰,邪熱未除,轉化而來,其病程常較纏綿。臨證時,應結合全身癥情進行辨證。內治,實證常用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等法;虛實夾雜,陰虛火旺之證,則予滋陰降火。至于病到后期,邪氣雖退,肝腎虧虛,目暗不明者,又宜滋補肝腎,利竅明日。本病在開始內治的同時,必須重視局部用藥,及時擴瞳,以防瞳神干缺。
一、內治
(一)肝經風熱
[主證]起病較急,瞳神緊小,眼珠墜痛,視物模糊,羞明流淚,抱輪紅赤,神水混濁,黃仁晦暗,紋理不清。全身癥可見頭痛發熱,口干舌紅,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證候分析]風熱交攻則發病急。邪循肝經上壅于目,故眼痛視昏,羞明流淚,抱輪紅赤。熱邪煎熬致神水變混。黃仁屬肝,其色晦暗,紋理不清,瞳神緊小,皆因肝經風熱上攻,血隨邪壅,黃仁腫脹縱弛,展而不縮所致。全身癥見頭痛發熱,口干舌紅,苔薄白或薄黃及脈浮數等,均為風熱之象。
[治法]祛風清熱。
[方藥]新制柴連湯加減。原方主要具有祛風散邪、清肝瀉熱的功效。若目珠赤痛較甚,可選加生地、丹皮、丹參、茺蔚子涼血活血,增強退赤止痛的作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