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第五節 形神合一第 2 頁

二、形神共養
形神共養,即不僅要注意形體的保養,而且還要注意精神的攝養,使得形體健壯,精神充沛,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從而身體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統一的發展。中醫養生學的養生方法很多,但從本質上看,歸納起來,不外“養神”與“養形”兩大部分,即所謂“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一)守神全形
在形神關系中,“神”起著主導作用,“神明則形安”。故中醫養生觀是以“調神”為第一要義,養生必須充分重視“神”的調養。調神攝生的內容很豐富,可以從多方面入手。①清靜養神: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寧靜狀態,減少名利和物質欲望,和情暢志,協調七情活動,使之平和無過極。②四氣調神:順應一年四季陰陽之變調節精神,使精神活動與五臟四時陰陽關系相協調。③氣功練神:通過調身、調心、調息三個主要環節,對神志、臟腑進行自我鍛煉。④節欲養神:雖說性欲乃陰陽自然之道,但過度則傷精耗神、節欲可保精全神。⑤修性怡神:通過多種有意義的活動,如繪畫、書法、音樂、下棋、雕刻、種花、集郵、垂釣、旅游等,培養自己的情趣愛好,使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情感,從而起到移情養性、調神健身的作用。總之,守神而全形,就是從“調神”入手,保護和增強心理健康以及形體健康,達到調神和強身的統一。
(二)保形全神
形體是人體生命存在的基礎,有了形體,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產生精神活動和具有生理功能。因此,保養形體是非常重要的。張景岳說:“形傷則神氣為之消”,“善養生者,可不先養此形以為神明之宅;善治病者,可不先治此形以為興復之基乎”?這很著重強調神依附形而存在,形盛則神旺,形衰則神表,形體衰亡,生命便可告終。如何做好保形全神呢?人體形體要不斷地從自然界獲取生存的物質,進行新陳代謝,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保形”重在保養精血,《景岳全書》說:“精血即形也,形即精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陽氣虛損,要溫補陽氣,陰氣不足者,要滋養精血。可用藥物調林及飲養,以保養形體。此外,人體本身就還自然界一個組成部分。因此,保養身體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做到生活規律、飲食有節、勞逸適度、避其外邪、堅持鍛煉等,才能有效地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養神和養形有著密切的關系,二者不可偏廢,要同時進行。“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是在“形神合一”論推導下,對立統一規律在養生學中的運用,其目的是為了達到“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
- 相關文章
-
第四章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