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腰痛第 3 頁

·瘀血腰痛
癥狀:痛處固定,或脹痛不適,或痛如錐刺,日輕夜重,或持續不解,活動不利,甚則不能轉側,痛處拒按,面晦唇暗,舌質隱青或有瘀斑,脈多弦澀或細數。病程遷延,常有外傷、勞損史。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方藥:身痛逐瘀湯。
方中以當歸、川芎、桃仁、紅花活血化瘀,以疏達經絡;配以沒藥、五靈脂、地龍化瘀消腫止痛;香附理氣行血;牛膝強腰補腎,活血化瘀,又能引藥下行直達病所。諸藥合用,可使瘀去壅解,經絡氣血暢達而止腰痛。
因無周身疼痛,故可去原方中之秦艽、羌活,若兼風濕痹痛者,仍可保留應用,甚至再加入獨活、威靈仙等以兼祛風除濕。若疼痛劇烈,日輕夜重,瘀血痼結者,可酌加廣蟲、地鱉蟲、山甲珠協同方中地龍起蟲類搜剔、通絡祛瘀作用。由于閃挫扭傷,或體位不正而引起者,加乳香配方中之沒藥以活絡止痛,加青皮配方中香附以行氣通絡之力,若為新傷也可配服七厘散。有腎虛之象而出現腰膝酸軟者,加杜仲、川續斷、桑寄生以強壯腰腎。
本證也可配合膏藥敷貼。如阿魏膏外敷腰部,方由阿魏、羌活、獨活、玄參、官桂、赤芍、穿山甲、蘇合香油、生地、豭鼠矢、大黃、白芷、天麻、紅花、麝香、土木鱉、黃丹、芒硝、乳香、沒藥組成;蛲庥贸伤幖t花油、速效跌打膏等。
配合推拿與理療,也會取得較好的療效。
·腎虛腰痛
癥狀:腰痛以酸軟為主,喜按喜揉,腿膝無力,遇勞則甚,臥則減輕,常反復發作。偏陽虛者,則少腹拘急,面色光白,手足不溫,少氣乏力,舌淡脈沉細;偏陰虛者,則心煩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治法:偏陽虛者,宜溫補腎陽;偏陰虛者,宜滋補腎陰。
方藥:偏陽虛者以右歸丸為主方溫養命門之火。方中用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子培補腎精,是為陰中求陽之用;杜仲強腰益精;菟絲子補益肝腎;當歸補血行血。諸藥合用,共奏溫腎壯腰之功。
偏陰虛者以左歸丸為主方以滋補腎陰。方中熟地、枸杞、山茱萸、龜板膠填補腎陰;配菟絲子、鹿角膠、牛膝以溫腎壯腰,腎得滋養則虛痛可除。若虛火甚者,可酌加大補陰丸送服。如腰痛日久不愈,無明顯的陰陽偏虛者,可服用青娥丸補腎以治腰痛。
腎為先天,脾為后天,二臟相濟,溫運周身。若腎虛日久,不能溫煦脾土,或久行久立,勞力太過,腰肌勞損,常致脾氣虧虛,甚則下陷,臨床除有腎虛見證外,可兼見氣短乏力,語聲低弱,食少便溏或腎臟下垂等。治當補腎為主,佐以健脾益氣,升舉清陽,酌加黨參、黃芪、升麻、柴胡、白術等補氣升提之藥,以助腎升舉。
【轉歸預后】
腰痛患者若能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一般預后良好。但若失治誤治,病延日久,痛久人絡,氣郁血阻于絡脈,邪氣益痼,營血益虛,腰部筋肉骨節失榮,可能轉歸、合并腰部強直、痿弱(痿。,癱瘓于床榻,則預后不良。
【預防與調攝】
l.避免寒濕、濕熱侵襲改善陰冷潮濕的生活、工作環境,勿坐臥濕地,勿冒雨涉水,勞作汗出后及時擦拭身體,更換衣服,或飲姜湯水驅散風寒。
2.注重勞動衛生腰部用力應適當,不可強力舉重,不可負重久行,坐、臥、行走保持正確姿勢,若需作腰部用力或彎曲的工作時,應定時做松弛腰部肌肉的體操。
3.注意避免跌、仆、閃、挫。
4.勞逸適度,節制房事,勿使腎精虧損,腎陽虛敗。
5.體虛者,可適當食用、服用具有補腎的食品和藥物。
已患腰痛的病人,除繼續注意上述事項外,腰部用力更應小心,必要時休息或戴腰托,以減輕腰部的受力負荷。根據腰痛的寒熱情況,可局部進行熱熨、冷敷等,慢性腰痛宜配合按摩、理療促進其康復。濕熱腰痛慎食辛辣醇酒,寒濕腰痛慎食生冷寒涼食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