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女性的生理特點第二節 女性的特殊生理第 2 頁

5.與月經產生機理有關的因素這些有關因素,如臟腑、氣血和督帶二脈參與了月經產生的生理活動。
(1)督脈調節,帶脈約束(圖3—1⑤)腎脈通過沖、任、督、帶四脈與胞宮相聯系,同時沖、任、督、帶四脈是相通的。腎所化生的天癸能夠作用于沖任,同樣可以作用于督帶。即在天癸的作用下,督帶二脈調節和約束沖任及胞宮的功能,使月經按時來潮。因此,督脈的調節和惜脈的約束應該是控制月經周期性的重要因素。
(2)氣血是化生月經的基本物質(圖3—16)氣血充盛,血海按時滿盈,才能經事如期。月經的成分主要是血,而血的統攝和運行有賴于氣的調節,同時氣又要靠血的營養,輸注和蓄存于沖任的氣血,在天癸的作用下化為經血。因此在月經產生的機理上,氣血是最基本的物質。
(3)臟腑為氣血之源(圖3—1⑦)氣血來源于臟腑。在經絡上,五臟六腑、十二經脈與沖、任、督、帶相聯,并藉沖、任、督、帶四脈與胞宮相通。在功能上,臟腑之中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胃主受納腐熟,與脾同為生化之源;腎藏精,精化血;肺主一身之氣,朝百脈而輸布精微。故五臟安和,氣血調暢,則血海按時滿盈;經事如期?可見臟腑在月經產生的機理上有重要作用。
綜前所述,在“腎氣—天癸—沖任—胞宮”這一月經產生機理的過程中,腎氣化生天癸為主導;天癸是元陰的物質,表現出化生月經的動力作用;沖任受督帶的調節和約束,受臟腑氣血的資助,在天癸的作用下,廣聚臟腑之血,血海按時滿盈,滿溢于胞宮,化為經血,使月經按期來潮。
(三)月經產生機理的臨床意義月經的產生機理集中應用了婦科全部基礎理論而成為婦科理論的核心,因此月經的產生機理,對婦科臨來的病機和治療原則的確定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從“腎氣—天癸—沖任—胞宮”的月經產生機理中叮以看出,腎氣在婦女生理活動中起主導作用,而具有特殊地位。所以在治療婦科疾病時,腎氣是時刻要考慮的因素。如月經不調、崩漏、經閉、痛經、胎動不安、滑胎、不孕等多因腎氣虛損所致,因此補益腎氣是治療的關鍵,而又常收到較好的效果。所以補腎是婦科的重要治療原則。
2.氣血參與月經產生的生理活動,是沖任經脈維持胞宮正常生理活動的基本物質。因此,無論何種原因導致氣血失調,如氣血虛弱、氣滯血瘀、氣郁、氣虛、血熱、血寒等,都能直接影響沖任的功能,導致胞宮發生經、帶、胎、產諸病,所以氣血失調成為婦科疾病的重要病機。因而調理氣血在婦科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成為又一治療原則。
3.臟腑化生氣血,與沖任有密切的經絡聯系,參與月經產生的生理活動,因此,致病因素導致臟腑功能失常也會影響沖任而使胞宮發生經、帶、胎、產諸病,所以臟腑功能失常成為婦科疾病的又一重要病機,其中腎、肝、脾、胃與沖任在經絡上和功能上關系最為密切(腎的臨床意義已在1項內敘及)。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藏血而司血海;脾司中氣而統血,與胃同為氣血生化之源。若肝失條達,疏泄無度;或脾氣不足,血失統攝;或脾胃虛弱,氣血化源不足,都可影響沖任功能而發病。因此在治療上,疏肝養肝、健脾和胃也成為婦科疾病重要的治療原則。
4.在月經產生機理的理論中,中醫學的“腎氣—天癸—沖任—胞宮”的過程與西醫學的“丘腦—垂體—卵巢—子宮”的環路相對應,這為中西醫結合治療月經病,提供了理論根據。從西醫角度看,一些屬丘腦—垂體—卵巢軸調節障礙的功能性疾病,如月經不調、功血、閉經等月經疾病,運用中醫的“補腎氣,調沖任”的方法治療,可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中醫學的月經產生機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