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失調治療八法
月經失調治療八法
《本草綱目》云:“女子陰類也,以血為主。其血上應太陰,下應海潮,月有盈虧,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故謂之月水、月信、月經。”月經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現象。臨床診斷月經失調的標準多以其期、量、色、質的改變為準;此外,伴隨月經出現的多種癥狀也都歸入月經病范疇。《筆花醫鏡》有云:“經者常也,其衍乎長者皆病也。”下面中醫為您介紹月經失調治療八法以供參考。
清熱涼血法
熱邪入血,傷及沖任,熱迫血行,血熱妄行,臨床常可引發月經過多、崩漏、月經先期、經行吐衄,故醫者皆書“趕前為熱”,“熱甚動血”,治宜清熱涼血,苦寒清熱或甘涼清熱。
常用方:先期湯、知柏四物湯、清經散。常用藥:黃芩、黃柏、梔子、丹皮、生地、阿膠、地骨皮、地榆、炒白芍、元參、龜板、赤芍等。但苦寒藥不宜久服,以免損傷人體陽氣。
理氣行滯法
氣以流暢為順,氣運乎血,血隨氣行,氣滯則血也滯,則月經病叢生。常見癥有:月經先后無定期,行經前乳房脹痛,經行腹痛。
治以行氣解郁、散結通絡。常用方:金鈴子散、烏藥散、越鞠丸等。常用藥:香附、青皮、川楝子、當歸、木香、延胡索、大腹皮、厚樸、枳殼、香甘松等。理氣行滯法常與舒肝解郁法配合運用。也可與活血化瘀法合用。
溫經散寒法
醫云:“血者遇熱則行,遇寒則凝。”血為寒凝,經脈受阻,客于沖任,則見月經不調,月經退后,經行腹痛、痛經、經閉、經行身痛等癥。治療之法,當以溫經散寒。
常用方:金匱溫經湯、良方溫經湯、艾附暖宮湯、附子理中湯、當歸四逆湯等。常用藥:吳茱萸、桂枝、肉桂、炒干姜、當歸、人參、生黃芪、焦白術等;寒凝兼有血瘀者可與活血化瘀藥同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宮頸肥大]宮頸肥大怎么回事 07-23 [盆腔炎]五絕指針療法治療盆腔炎有效果嗎 06-12 [痛經][圖文]按摩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方法 04-10 [痛經]中藥臍療治痛經 03-02 [宮頸炎]宮頸炎的癥狀及危害 02-13 [乳腺癌][圖文]中醫防治乳腺癌的方法 02-12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病會癌變嗎? 02-12 [宮頸糜爛][圖文]宮頸糜爛癥狀 宮頸糜爛有什… 02-05 [乳腺癌][圖文]乳腺癌的原因 怎樣預防乳腺… 02-05 [宮頸囊腫][組圖]宮頸囊腫圖片 宮頸囊腫怎么… 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