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痛經四法第 2 頁
清而通之
痛經之屬于熱證者,主要因肝氣郁久化熱,血熱氣實,肝絡不通所致。如朱丹溪說:“經將來腹中陣痛,乍作乍止者,血熱氣實也。”腹痛一般較為劇烈,表現為經前或經期腰腹脹痛,或墜痛,或牽及脅肋脹痛,月經周期縮短,量多色紫有塊,小腹緊張,手不可按,或有發熱心煩,口渴思冷,精神煩躁,舌紅苔黃,脈象弦數等證。
若兼有濕熱下注,則可并見小便赤澀,帶下黃濁等癥。治宜清熱涼血通經之法,多用丹梔逍遙散或陸九芝清熱調經湯加減。兼夾濕熱者,則伍用苦寒燥濕之品。臨床尚有因濕熱內阻,氣血運行不暢而致痛經者,治療需以清熱燥濕為主,配以滋陰涼血化瘀之味,多用龍膽瀉肝湯或八正散加減。
熱性痛經也有因肝腎陰虛,水不涵木,相火不藏,肝絡不能條達而形成者,臨床表現為腹痛不劇,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神疲無力,多夢易怒等肝腎虧損的癥狀。
治療原則雖然也以清通為法,但不宜用苦寒辛燥的藥物,以防枯涸其陰。宜用滋陰涵陽,壯水制火,佐以活血通經之品,多用六味地黃丸或麥味地黃丸加減。
行而通之
痛經之因于氣滯血瘀者,其證屬實,治當行而通之,“行”包括行氣導滯,活血消瘀兩個方面。氣與血如影隨形,氣滯血亦滯,血瘀氣亦郁,氣滯血瘀是痛經發生的主要機理,臨床多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劇烈腹痛,或脹痛累及脅肋,小腹拒按,經后或血塊排出后即趨緩解,經色紫黑夾塊,澀滯不暢,伴情緒激動或抑郁不舒。舌質正常或暗,脈沉弦細澀。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宮頸肥大]宮頸肥大怎么回事 07-23 [盆腔炎]五絕指針療法治療盆腔炎有效果嗎 06-12 [痛經][圖文]按摩治療原發性痛經的方法 04-10 [痛經]中藥臍療治痛經 03-02 [宮頸炎]宮頸炎的癥狀及危害 02-13 [乳腺癌][圖文]中醫防治乳腺癌的方法 02-12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病會癌變嗎? 02-12 [宮頸糜爛][圖文]宮頸糜爛癥狀 宮頸糜爛有什… 02-05 [乳腺癌][圖文]乳腺癌的原因 怎樣預防乳腺… 02-05 [宮頸囊腫][組圖]宮頸囊腫圖片 宮頸囊腫怎么… 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