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第 8 頁
四、兒童使用中成藥的原則
1.兒童使用中成藥應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生理特點,選擇恰當的藥物和用藥方法,兒童中成藥用藥劑量,必須兼顧有效性和安全性。
2.宜優先選用兒童專用藥,兒童專用中成藥一般情況下說明書都列有與兒童年齡或體重相應的用藥劑量,應根據推薦劑量選擇相應藥量。
3.非兒童專用中成藥應結合具體病情,在保證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據兒童年齡與體重選擇相應藥量。一般情況3歲以內服1/4成人量,3~5歲的可服1/3成人量,5~10歲的可服1/2成人量,10歲以上與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4.含有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藥,或者含有對小兒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藥,應充分衡量其風險/收益,除沒有其它治療藥物或方法而必須使用外,其它情況下不應使用。
5.兒童患者使用中成藥的種類不宜多,應盡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徑給藥,慎重使用中藥注射劑。
6.根據治療效果,應盡量縮短兒童用藥療程,及時減量或停藥。
第三部分 各類中成藥臨床應用
一、解表劑
解表劑是以麻黃、桂枝、荊芥、防風、桑葉、菊花、柴胡、薄荷、豆豉等藥物為主組成,具有發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療表證的中成藥,解表劑分為辛溫解表、辛涼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類。臨床以惡寒發熱、舌苔薄白或黃、脈浮等為辨證要點。
臨床可用于治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咽炎等見上述癥狀者。
1.辛溫解表劑 適用于外感風寒表證。癥見惡寒發熱、頭項強痛、肢體痠痛、口不渴、無汗或汗出而仍發熱惡風寒、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等。例如感冒清熱顆粒、九味羌活丸(顆粒)。
2.辛涼解表劑 適用于外感風熱證。癥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咽痛,或咳嗽、舌尖紅、苔薄白或兼微黃、脈浮數等。例如銀翹解毒丸(顆粒、膠囊、片)、桑菊感冒片、柴胡注射液。
3.扶正解表劑 適用于正氣虛弱復感外邪而致的表證。可根據氣血陰陽虛損的不同有所區別。氣虛感冒者癥見反復感冒、低熱汗出、倦怠、舌質淡有齒痕、苔薄、脈弱等。例如玉屏風顆粒(口服液)、參蘇丸(膠囊)。
注意事項:(1)服用解表劑后宜避風寒,或增衣被,或輔之以粥,以助汗出;(2)解表取汗,以遍身持續微汗為最佳。若汗出不徹,則病邪不解;汗出太多,則耗傷氣津,重則導致亡陰亡陽之變;(3)汗出病瘥,即當停服,不必盡劑;(4)服用解表劑時忌生冷、油膩之品,多飲水,注意休息;(5)若外邪已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瘡瘍已潰,或虛證水腫,均不宜使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政策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草案) 01-04 [醫藥考試]2015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 12-01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第三期難治 10-20 [醫藥資訊][組圖]第三期難治病明中醫學術沙 10-19 [醫藥資訊]符合條件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 09-28 [五絕動態][組圖]五絕指針療法確定為2015百 08-15 [五絕動態][組圖]定興縣五絕指針按摩服務中 07-29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首屆華企峰 07-27 [醫藥資訊][組圖]首屆華企峰會2015百項健康 07-27 [醫藥考試]首批中醫類別實踐技能考試國家基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