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衛生計生十大新聞第 5 頁
⑤ 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首次明確健康服務業的內涵外延
健康服務業可“非禁即入”
■新聞回放
今年10月1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即國發40號文)。這是繼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意見》之后,又一個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等健康相關領域的綱領性文件,其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措并舉發展健康服務業的改革思路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40號文不僅首次明確了健康服務業的內涵外延,指明醫療服務是健康服務業的關鍵環節和核心內容,健康保險是健康服務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機制,健康管理與促進主要面向健康和亞健康人群,發展潛力巨大。更從國家經濟建設支撐產業的高度,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要達到8萬億元以上,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成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重要力量的總體目標。
“非禁即入”是40號文最受關注的亮點,雖然這一提法并非首次提出,但對于長期存在的“玻璃門” “彈簧門”,40號文通篇都體現了以市場配置資源為杠桿,以減少政府部門審批關卡為突破口,向社會資本全面、平等開放的變革思路。同時,相對于“保基本”的醫療體制改革來說,健康服務業范圍更廣,它著眼于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涵蓋基本與非基本健康服務,主要面向社會和市場主體,提倡非基本的健康服務由市場提供,一些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可以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實現。可以說,進一步明確了市場和政府的邊界。
40號文發布后不久,中央財政將健康服務業和養老服務業納入了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范圍,并下撥了22.2億元,支持相關服務業發展。
就在40號文面世之前,國務院連續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這3個集中發布的文件經常被放在一起加以解讀。很多學者認為,在政府發揮“保基本、兜底線”的基礎上,這一系列改革舉措的推出,旨在通過充分發揮市場活力,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最終使社會力量在“非基本”的健康和養老服務業領域,獲得主角地位。
■入選理由
《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與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改革思路一脈相承。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已經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以更開闊的視野,提出了一個涵蓋疾病預防、健康管理、診斷治療、養老服務,從生到死的全程服務戰略。作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之一,發展健康服務業通過擴大消費需求、拉動就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生產要素有效流動,將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服務民生、解決就業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政策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草案) 01-04 [醫藥考試]2015年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 12-01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第三期難治 10-20 [醫藥資訊][組圖]第三期難治病明中醫學術沙 10-19 [醫藥資訊]符合條件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 09-28 [五絕動態][組圖]五絕指針療法確定為2015百 08-15 [五絕動態][組圖]定興縣五絕指針按摩服務中 07-29 [五絕動態][組圖]張劍鋒應邀參加首屆華企峰 07-27 [醫藥資訊][組圖]首屆華企峰會2015百項健康 07-27 [醫藥考試]首批中醫類別實踐技能考試國家基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