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艾灸時的選穴方法
艾灸是通過選定的穴位進行施灸,同時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理論采用恰當的補瀉手法,艾灸的藥性作用和熱作用作用于經絡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療作用。一些常見病的艾灸選穴應該怎樣選呢?方法是什么?下面我們例舉一些常見病的艾灸選穴方法:
例: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線臍上4寸處)、足三里穴。
方法:選準穴位后,點燃藥用艾條,在中脘穴、一側足三里穴上各懸灸10分鐘,以穴位上皮膚潮紅色為度。胃痛可立即緩解。使用時要注意力集中,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皮膚。
說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痙攣趨于弛緩,胃蠕動強者趨于減弱;又能使胃蠕動弱者立即增強,胃不蠕動者開始蠕動。
1、腸胃不好:艾灸足三里,神闕,中脘、脾俞、胃俞。
2、腎虛:艾灸腎俞、關元、足三里、八髎穴。
3、大便不爽:艾灸(懸空灸)近10天肚臍和臍周、足三里。
4、反流性胃炎:化膿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豐隆。
5、膽囊息肉:艾灸關元、期門、日月、陽陵泉。
6、扁桃體炎:艾條灸下頜下的扁桃體點和大椎穴。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