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藥浴興起于周朝
中醫藥浴:泡藥浴興起于周朝
中國最早的商業性浴室雖然出現在宋代,但“洗桑拿”、“泡藥浴”的歷史則久遠得多。
據《周禮》等記載,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我國就有了“藥浴”,考古發掘的西漢楚王陵墓中的“宦眷藥府”便是有力的實證。西漢楚王用的這個“大浴盆”插圖描繪的是其中的銅杵、銅臼和銅量。銅杵長36.5厘米,棒狀且一端粗一端細;銅臼高18.2厘米、口徑16.3厘米,腹部在兩耳,并裝飾了三道凸弦紋。弦紋下面的臼腹上刻著的“宦眷藥府”四字,表明它是王府用來搗碎中草藥的器具。銅杵等與銅扁壺、浴盆等是一同出土的,這套衛生間里組合器物在發掘的西漢王公貴族墓葬中均有發現,這不僅證明當時所謂上層人士的“衛生間”并不比現代人的衛生間遜色,而且也說明泡藥澡成為西漢王公貴族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提起洗桑拿,一般人都認為其發源于古羅馬。其實,據史載,類似桑拿浴的情形早在春秋時期就存在了:趙國國王曾下令將千塊燒紅的大鐵塊投入水池中,使其產生大量蒸汽,然后與妻妾下水嬉戲。據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游離的四氧化三鐵,極易被人吸收,對身體確有保健作用,尤其對貧血、高血壓等癥有輔助療效。
同時“泡溫泉”也稱得上是“洗藥浴”,而我國泡溫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魏人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對北京小湯山“溫泉”曾有記載:這里擁有淡黃清澈、水質甘秀的地熱溫泉,水溫在40至76攝氏度之間,水中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總礦化度每升大于800毫克,具有很高的醫療保健價值。
由此可見,古代人“洗藥浴”并不比現代人的沐浴水平及質量低。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