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浴的種類和方法第 3 頁
(二)局部洗浴
本法是借助熱力和藥物的綜合作用,直透局部皮膚腠理,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除濕,祛風殺蟲,止癢,活血行氣,軟化角質,祛腐生肌等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1.頭面浴
頭面浴主要是將中藥浴液倒入清潔消毒的臉盆中,待浴液溫度適宜,進行沐發、洗頭、洗面。該浴法在面部皮膚美容及護發美發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同時對頭面部疾病也有治療作用。其注意事項為:沐發洗面時要注意避風受寒,同時也注意防止浴后受風,對于面部急性炎癥性滲出明顯的皮膚病應該慎用。
2.目浴
目浴是將煎劑濾清后淋洗患眼,洗眼時,可用消毒紗布或棉球漬水,不斷淋洗眼部;亦可用消毒眼杯盛藥液半杯,先俯首,使眼杯與眼窩緣緊緊靠貼,然后仰首,并頻頻瞬目,進行眼浴,每日2-3次,每次20分鐘。臨床往往多是先熏后洗,這種方法除藥物直接作用于眼部,達到疏通經絡,退紅消腫,收淚止癢等效果外,尚有由于藥液的溫熱作用,使眼部氣血流暢。該法使用時要注意藥液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燙傷,洗劑必須過濾,以免藥渣進入眼內,同時,一切器皿、紗布、棉球及手指必須消毒,尤其是黑暗有陷翳者,用洗法時更須慎重;眼部有新鮮出血或患有惡瘡者,忌用本法。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