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浴治療慢性腎衰
藥浴治療慢性腎衰
藥浴療法亦稱“水療”,早在西漢《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記載,書中詳細地記載了雷丸藥浴方治療嬰兒癲癇的方法:“取雷丸三顆.治,以豬煎膏和之,小兒以水半斗,大者1斗,三分和,取一分置水中,澆,以浴之。浴之道,頭上始.下盡身.四肢勿濡,三日一浴。三日己.己浴,輒棄其水溷中,癇者身熱而數驚,頸脊強而腹大,癇多大,以此藥皆已”。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衛生設施的不斷改善,藥浴療法漸受青睞,成為人們祛病強身、養顏悅容的重要手段。近年來,一些醫家致力于藥浴法治療腎臟疾病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進展。有人著眼于中醫“開鬼門”之傳統理論與藥浴法的作用機制,大膽地提出了“皮膚透析”的設想[1],在腎臟病治療方面獨辟蹊徑,并豐富了腎臟病中醫治療的理論及方法。我科在劉允輝主任的帶領下在最近3年來使用藥浴療法治療慢性腎衰患者40例,取得了很好效果,現就其治療機理和護理體會匯報如下:
1 中醫對于藥浴治療腎衰認識。由于醫學發展水平的限制,古代醫家雖然無法認識到腎臟病內在的客觀生理病理變化,但他們通過長期的醫療實踐,摸索、總結出一套消腫排毒的理論與方法。《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出“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體若燔炭,汗出而散”,提示汗法的作用,一為祛除表邪,二為開郁泄熱。《素問·湯液醪醴論》則針對玄府閉塞提出了“開鬼門”以消腫的治療大法,而其中“漬形以為汗”是有關利用熏蒸發汗以祛風消腫的最早記載,倍受后世醫家推崇。至唐代,孫思邈以鹽、雞毛煮湯浴身,治療婦人產后中風流腫,《濟生方》以地龍、豬苓、緘砂為末,擂蔥涎調成膏治療水腫、小便絕少之癥,俱取其“開鬼門”之意。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治諸腫第一法即為“開鬼門”,所載17味藥物中,有7種是用于薰洗的[2],表明藥浴熏洗是開鬼門的重要手段,從而確立了其在消除水腫、開腠祛邪中的重要地位,亦為后世醫家采用藥浴法治療腎臟疾病奠定了基礎。《醫宗金鑒》則認為其機理在于“借濕以通竅,干則藥氣不入”。綜合以上論述表明,先賢對藥浴法機理的認識在于其能夠濕潤肌膚、開宣腠理,使藥性從毛孔而入,貫通經絡,進入皮膚筋骨之間,從而發揮與內治法相似的治療作用,故有異曲同工之妙;加之藥浴之時,熱氣蒸騰,又寓熏蒸之意,一方面藥從腠理毛竅透入,另一方面又可通過呼吸從鼻吸入,從而使藥物更加充分地發揮作用。《續名醫類案》曾載:“醫人小便不通,已經七八日,遍身手足腫滿,諸醫罔效,以紫蘇煎湯入盆內,令病人坐上熏蒸,冷則令添滾湯,外用鹽炒熱熨臍上及遍身腫處,良久,便通腫消而愈”,于此,熏蒸的作用可見一斑。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