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藥浴療法
銀屑病藥浴療法
中藥浸浴療法是皮膚病治療的一種重要輔助療法。中藥浴是按照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采用溫熱法使藥物透過皮膚、穴位等直接進入經絡、血脈,分布至全身,具有發汗解表、活血通絡、清熱解毒、散風祛濕止癢、養血潤膚止癢、祛腐生肌等功效。因藥浴時藥物不經胃腸破壞,直接作用于皮膚,并通過透皮吸收進入血液,故較之內服藥療效快且舒適,也不會增加肝臟負擔,也是深受銀屑病患者歡迎的一項外治療法。
有人認為藥浴時間越長,水越熱,療效越好,其實水溫過高,皮膚表面的油脂更易破壞,毛細血管擴張,加劇皮膚干燥的程度,按照中醫的說法就是“燥則生風,生風則癢”。同時,長時間把全身浸在熱水中,身體表面溫度急劇上升過多出汗,會引起血容量下降,血液黏稠,流速緩慢;高溫使皮膚血管擴張,大量血液流入皮膚,從而導致心、腦等重要器官缺血,也是血栓形成的誘發因素。另外過度搓擦會刺激損傷皮損,往往會影響皮損的消退。
正確的藥浴方法是:藥浴時,室溫、水溫均應適宜,藥浴溫度以40℃左右為宜,且水位不宜過高,以胸部以下不感覺到胸憋為宜,浴時讓患者將軀體及四肢浸泡與藥液中,可用軟布或毛巾拭洗,禁用肥皂,避免強力搓洗。每次藥浴時間為30分鐘。每周2~3次。藥浴之后用溫水沖去藥液,及時在皮膚上涂抹油脂類乳膏或藥膏,如凡士林、橄欖油等,可以鎖住皮膚表面水分,緩解干燥瘙癢,也有利于藥物的吸收。在進行藥浴后如發現有刺激現象,應停止藥浴,及時向醫生反映,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需要提醒的是,嚴重的心腦血管系統疾患、神經精神系統疾患、出血傾向及體質虛弱者,女性經期、孕期,饑餓、體弱、年老、兒童、精神欠佳者,不宜進行浸浴治療。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