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治肛門濕疹
肛門濕疹是一種常見并易于復發的炎癥性皮膚病,中醫稱之為“風濕瘍”、“肛周風”。多由濕熱下注、血虛夾濕或飲食不節、脾失健運、內蘊濕熱所致。病變常局限于肛周皮膚,皮損初起多以潮紅、滲出、糜爛為主,病程較久者,可出現肛周皮膚增厚、粗糙、顏色灰白或暗紅、皸裂等癥狀。常劇烈瘙癢,反復不愈。
筆者臨床體會,以清熱燥濕、祛風止癢、活血解毒為治則,運用中藥外洗治療肛門濕疹取得滿意療效。其藥物組成為:白鮮皮20克,地膚子20克,蛇床子20克,百部12克,赤芍12克,甘草15克,牡丹皮10克,防風15克,苦參12克,黃柏12克。每日一劑,水煎熏洗患處,早晚各一次。
方中黃柏、苦參、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百部、防風清熱燥濕,祛風止癢,收濕殺蟲;牡丹皮、赤芍涼血活血,加甘草以收瘡解毒。諸藥配合,對急慢性肛門濕疹均有較好的效果。而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苦參、白鮮皮、蛇床子、地膚子等均有抗變態反應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療期間要積極尋找引起肛門濕疹的原發病,并給予治療,如痔瘡、肛瘺、肛裂等;指導患者飲食及作息時間,少吃各種刺激性食物,改善居住環境,保證睡眠充足,保持大便通暢;避免過度搔抓和用肥皂水浸洗患處,慎用皮質激素類藥膏,以免發生感染。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