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的中醫外治法
中醫學認為,直腸癌的發病多因飲食不節、嗜酒或過食辛辣肥厚,內蘊濕熱,或因憂思抑郁,七情所傷,氣血瘀滯,或因痰濕寒熱等邪毒郁積,久聚成塊,積于直腸,久則耗傷氣血,使正氣虧虛而發病。
直腸癌術后常見癥狀為:大便次數增多,不成形,便時帶血或膿液,排出不暢,肛門周圍皮膚潮濕瘙癢,吻合口出血疼痛,或伴局部腫瘤細胞浸潤,出現腫塊伴疼痛出血,肛門下墜,以及伴有全身癥狀,如乏力、消瘦等。
中醫五絕網介紹幾種常用的中醫外治法以及個人經驗方,供參考。
一、熏洗法:黃柏30克,五倍子30克,連翹30克,花椒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芷30克,冰片10克,硭硝30克,明礬30克,人中白30克。每天1劑。于便后及每晚睡前水煎熏洗肛門,每次10分鐘左右。出血明顯者,加地榆30克,仙鶴草30克,白及30克;局部腫塊明顯者,可加乳香10克,沒藥10克。此方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散結、涼血止血的功效。
二、外敷法:乳香3克,沒藥3克,血竭3克,冰片3克,硼砂3克,青黛3克,人中白3克,石膏3克,明礬3克。上方加工為細粉,用麻油及凡士林調勻后,取適量外敷患處。疼痛出血明顯者,加制馬錢子0.3克,三七粉3克,白及3克。此方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主要用于吻合口浸潤、疼痛、出血及局部再發灶。
三、灌腸法:選熏洗法中介紹的藥方,經濃煎后取30毫升,用灌腸袋將藥汁灌入肛內做保留灌腸,每晚1次。此法雖較為復雜,但湯藥較散劑更易被吸收,其達到的治療效果也相對更好。熏洗法與灌腸法可同時應用,能提高療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