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 疾

【診斷要點】
疳疾根據其臨床特征,不難確診。有據病形定診的,如腦疳則癥見頭皮光急,滿頭諸瘡,腦熱如火,發結如穗,遍身多汗,腮腫囟高。脊疳,則見身熱羸瘦,煩渴下利,拍背有聲,脊如鋸齒,頻咬爪甲等。有據癥狀定診的,如疳渴,則癥見日間煩渴,飲水不食,夜則渴止。疳瀉,則癥見毛焦唇白,額上青紋,肚脹腸鳴,瀉下糟粕等等。
疳疾分證:疳疾由于病因復雜,病情多變,故其分證甚多,其名亦雜。臨床多以五臟分證,其中尤以脾疳為常見。肝疳,則頰左生瘡,眼目赤爛,肢體似癬,兩耳前后、項側、缺盆、兩股結核,或咬指甲,搖頭側目,白膜遮睛,羞明畏日,肚大青筋等。心疳,則口舌蝕爛,身體壯熱,面黃頰赤,或作腫痛,腹滿膈悶,或掌熱咽干,渴喜飲,盜汗,咬齒虛驚。脾疳,則體黃而瘦,皮膚干澀,頭不生發,或生瘡痂,或人中口吻赤爛,吐逆乳食,嗜土,腹大臍突,瀉下酸水,小便濁白,或合目昏睡等。肺疳,則鼻外生瘡,咽喉不利,頸腫齒痛,喘咳氣促,寒熱少氣,皮膚皺揭,鼻癢出涕,衄血目黃,小便混濁而頻數。腎疳,則腦熱吐痰,手足逆冷,肢體削瘦,夜則微寒發熱,滑泄腹痛,口臭作渴,齒齦潰爛,尻耳生瘡等。
此外,還有筋疳,則瀉血而疲;骨疳,則喜臥冷地。外疳,鼻下赤爛,自揉鼻頭,有瘡不結痂,繞耳而生;內疳,目腫腹脹,利色無常,或沫清白,漸而消瘦。亦有辨其冷熱肥瘦的,如初病者為肥熱疳;久病為瘦熱疳。
預后:小兒疳疾的預后,隨其原發疾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均可治愈。由于疳多因大病后或吐瀉以藥下之,致脾胃虛損亡津液而成,故其病愈否,視脾胃與津液的恢復程度而定。脾胃、津液恢復快,病愈也快;脾胃、津液恢復差,病愈也差。另外,有一種所謂“走馬疳”者,見于各種急性感染性疾病之后,疳熱上沖,速如走馬,輕則牙齦潰爛,唇吻腫痛可治,重則牙齒蝕落,腮頰透爛難治。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