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內經》稱為“偏枯”。《金匱要略·中風歷節(jié)病脈證并治》中記載:“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
【常見證候】
風中經絡: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肌膚不仁,伴見口眼喎斜,語言不利,或伴有發(fā)熱惡寒,頭痛,骨節(jié)痛,肢體拘急,舌苔白膩,脈象浮滑。
肝陽化風:頭痛眩暈,耳鳴眼花,心煩易怒,面紅目赤,遇有激怒則突發(fā)半身不遂,舌強語蹇,口眼喎斜,甚則嘔吐,神志不清等證,舌質紅,脈弦數。
痰火內閉:突然昏仆,神識不清,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兩手握固,牙關緊閉,面紅目赤,喉中痰鳴,喘促躁動,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濕痰內閉:卒暴僵仆,半身不遂,嗜睡或昏睡,神識不清,兩手握固,痰涎壅盛,顏面虛浮,牙關緊閉,靜而不煩,面白唇紫,四肢不溫,舌淡苔白滑膩,脈沉滑或緩。
陽氣虛脫:突然昏仆,半身不遂,神識不清,目合口開,手撒遺尿,鼻鼾息微,四肢逆冷,面色蒼白,額出冷汗,舌痿而淡白,脈沉細微。亦可醒后見半身不遂。
陰脫陽浮:突然半身不遂,昏不識人,口眼喎斜,亦可見目合口開,手撒遺尿,鼻鼾息微,然手足冷而面顴紅赤,舌痿而紅,脈沉細欲絕。亦可于蘇醒后方見半身不遂。
氣虛血瘀:半身不遂,面色蒼白,形羸自汗,偏身枯瘦,肌膚不仁,或手足腫脹,筋脈拘急,上肢屈曲,下肢伸直,上下肢強制屈伸則疼痛,或有半身刺痛。肌膚甲錯,舌淡白,或晦滯有瘀血斑點,脈弦數或澀結。
肝腎虧虛:病人多年高力衰,面色蒼白,腰酸腿軟,齒搖發(fā)脫,耳鳴健忘,眩暈目糊,語言不利,神情呆滯,智能低下,如癲如癡,半身不遂逐漸發(fā)生。舌淡白,脈沉細弱。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fā)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qū)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y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