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食療中常用的食物有哪些?第 13 頁
羊肉:因性味甘熱,歷來被用作補陽佳品,宜于冬日使用。羊不易得肺病,而牛則易得,所以吃羊肉,喝羊奶對肺病有治療作用。若小兒脾虛吐食,以羊肉半斤作生、以蒜、薤、醬、豉五味和伴,空腹食之。
兔肉:性味甘平、功能補中益氣、止渴健脾、涼血解毒、利大腸、因其含蛋白質多、脂肪少,膽固醇低,對老年人和肥胖癥,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都非常有益。因吃了不會使人肥胖,日本人稱兔肉為“美容肉”。若小兒胎毒;遇風寒即發痘疹,可用兔兩只,臘月取血于漆盤內,用細面炒熟、和丸綠豆大、每服30丸,綠豆湯下。
狗肉:味甘、咸、性溫,功能安五臟、暖腰膝、益腎壯陽、補胃益氣,是一種營養價值高、產熱量大的食物、民間常配以藥物做成藥膳,用以冬天保暖御寒。若小兒脾胃虛冷、癥見食欲不振,大便瀉泄者,可用肥狗肉半斤,以米同鹽、豉煮粥,頻吃1~2頓。
雞肉:味甘平、性偏溫、營養豐富、常吃雞肉,既能增強體質,又不會使人過度肥胖。功能益五臟、補虛損、強筋骨、活血脈、調月經、止白帶。尤以烏骨雞滋補和藥用價值最高。若小兒反胃吐食,用烏雄雞一只,治如食法,入胡荽子半斤于雞腹內,烹食之;若小兒病后體虛,用母雞1只,黃芪2兩,黨參1兩,淮山藥1兩,紅棗1兩,加黃酒淹沒雞、藥、隔水蒸熟,分數次服食,若小兒疳積,消化不良,用雞內金瓦上焙干研未,開水送服,若小兒痞疾,雞內金燒存性、乳服,但男用雌雞者,女用雄雞者。
鴨肉:性味甘涼,能滋陰補虛,利尿消腫,尤適宜于陰虛火旺或素為火體之人,民間認為鴨是補虛勞之圣藥,若同火腿,海參共燉食、滋補之力更大。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