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護理的的特色與實踐第 3 頁
4.中醫(yī)護理特色內容
4.1 暢情志、調心理:中醫(yī)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即所謂“七情”,是人的精神活動,是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或現(xiàn)象的精神反映,也是臟腑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現(xiàn)。適度的精神活動是身心健康的標志,過度或不良的精神活動則是導致疾病衰老的重要因素。《素問。舉痛論》中說:“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說明情志為病,一是直接累及相關臟腑,二是間接通過氣和火的作用而致病,影響臟腑氣機的正常運行,使五臟不能發(fā)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情志因素對疾病的發(fā)展、轉歸有著重要影響。中醫(yī)對情志的疏理根據(jù)五行理論,不同的情緒調節(jié)可有于疾病的治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悲勝怒、恐勝喜、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在中醫(yī)護理實踐中,護士應根據(jù)患者性格特征觀察其情緒的變化,努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綜合應用移情、疏導、相制的矯正方法,改變患者的感受、認識、情緒、態(tài)度和行為,使患者保持舒暢、寧靜的心理環(huán)境,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4.2 合理膳食:膳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不可少的物質基礎,是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養(yǎng)的源泉。合理膳食在提高治療效果上與醫(yī)療、藥物、護理起著同樣重要作用。對食物的選擇要認真運用中藥的四氣(寒、熱、溫、涼)、五味(苦、咸、酸、辛、甘)、升降沉浮及藥物歸經等學說。如遇到熱證或炎暑、濕熱季節(jié)時,選擇清熱、瀉泄的食物,達到“熱者寒之”的作用;根據(jù)苦味能瀉、能燥、能堅的作用,用來解除熱證、濕證、氣逆等病證;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部位來選食,如病在表、在上可選升浮食物,如胡椒、姜等;病在里、在下,可選用沉降食物,如蘿卜、卷心菜等。膳食的合理搭配,才使機體獲得足夠的營養(yǎng)平衡,促進疾病恢復。我國著名營養(yǎng)學家侯祥川在學習《內經》配餐和飲食原則之后的總結是“五谷為養(yǎng),失豆則不良;五畜為益,過則害非淺;五菜當為充,新鮮綠、黃、紅;五果當為助,力求少而數(shù),氣味合而服,尤當忌偏獨,飲食貴有節(jié),切切無使過”。在護理過程中,根據(jù)辯證結果,指導患者選擇食物時,做到病食相宜,藥食相輔,寒溫相適,以促進病體康復。防止病食相違,藥食相忤,寒溫失當,氣味過偏。根據(jù)不同的疾病,選擇針對性的食物以提高療效,如有透疹作用的香菇、胡蘿卜、黃花魚;有驅蟲作用的大蒜、南瓜子、烏梅;有潤燥通便作用的核桃仁、芝麻、香蕉、蜂蜜等。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fā)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qū)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y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