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減壓術

1、目的及用物準備
(1)目的:
①利用胃管(賴文氏管)或雙腔管(米一阿氏管)及負壓吸引裝置,抽吸出胃腔或腸腔的內容物及氣體,減低胃、腸道內的壓力,解除腹脹,減輕病人痛苦。
②借助胃腸壓力的減低,可以改善胃腸血循環以及促進功能的恢復。
③胃腸手術者,可以減少手術中的困難,增加安全性并有利于術后吻合口的愈合。
(2)用物準備:
①無菌治療盤。內放無菌巾、彎盤內內置胃管或雙腔管、治療碗、20或50ml注射器、鑷子2把、紗布2塊。
②胃腸減壓器1套。
③其它用物。潤滑劑、棉簽、膠布、聽診器及別針。
2、操作與護理及注意事項
(1)操作與護理:
①備齊用物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解釋操作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作。
②檢查胃管是否通暢,雙腔管的氣囊有無漏氣及氣囊容量多少。
③按插胃管方法,將胃管或雙腔管插入胃腔或腸道。
④檢查胃腸管是否插入胃骨,其方法:
A、用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
B、將胃管末端置盛水的杯中無氣體逸出,如有大量氣體逸出表明誤入氣管。
C、用注射器從胃管注入10ml空氣,同時用聽診器能在胃部聽到氣過水音。
⑤用注射器抽盡胃內容物,用膠布固定在鼻尖部,接上胃腸減壓器。
⑥如系米一阿氏管,待管吞至75cm時,由管內抽出少量液體,作酸堿度試驗,如為堿性,即表示管之頭端已已通過幽門,此時用注射器向氣囊內注入20-30ml空氣,并夾閉其管口,以后依靠腸蠕動,管頭端即可達梗阻近端腸曲,達到腸減壓的目的。
⑦用別針將減壓器導管固定在床單上。檢查減壓器工作無異常后,合理安置病人,整理用物。
(2)注意事項:胃腸減壓術在胃腸疾病護理中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要保證有效的減壓,為此要做到下列幾點:
①為維持良好的減壓吸引作用。
A、要經常檢查減壓器的工作情況,避免導管曲折、堵塞、漏氣。
B、應用電動胃腸減壓器時,負壓不要超過6.67kPa,否則引起消化道道粘膜操作或胃管頭孔的堵塞。
C、為防止管腔被內容物堵塞或導管屈曲,每4小時用生理鹽水沖洗胃管1次。
②病人持續施行減壓時,注意口腔衛生的護理,每日給予霧化吸入以減少對咽喉的刺激。
③應及時傾倒抽出液,每次傾倒前注意觀察抽出液的性質、顏色和量并詳細記錄。
④在胃腸減壓過程中,如給予口服藥物,應停止吸引1小時。
⑤拔管時間由醫師決定,但一般胃腸手術后2-3天,胃蠕動功能恢復正常,并出現肛門排氣,無明顯腹脹時,即可拔管。如系雙腔管先將氣囊內空氣抽盡,但雙腔管仍留在腸內以備反復施術,直至腹脹無復發的可能時,始可將管子拔出。
⑥胃管拔出后,擦凈鼻腔分泌物及面頰部的膠布污跡,然后將用物帶回,分別清洗擦凈放回原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蜂療]蜂療發展史 09-29 [針刺療法]中國古代針法特色歷史演變 09-05 [拔罐療法]拔火罐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09-01 [足療]足部按摩越疼效果越好嗎? 08-31 [刮痧療法][組圖]分部分區刮痧療法 06-17 [臍療][圖文]痛經臍療方 03-02 [推拿療法]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及補瀉原則 02-26 [推拿療法][圖文]小兒推拿的常用手法有哪些 02-26 [推拿療法][圖文]什么是小兒推拿? 02-26 [足療][圖文]中醫足療視頻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