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以刮痧防治感冒技術研究為臨床(特別是基層臨床)運用的突破口,促使刮痧術在基層防治常見病多發病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感冒是因外感風邪為主的六淫之邪和時行病毒,客于肺衛,以鼻塞、流涕、噴嚏、咳嗽、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內科常見疾病。根據王永炎、魯兆麟主編的《中醫內科學》的論述,感冒主要證候分型為風寒感冒、風熱感冒、表寒里熱、邪犯募原、熱毒熾盛、時令感冒、體虛感冒等類型。
按照中醫刮痧術的觀點,任何一種感冒證候只要兼夾有絡脈受邪、閉阻不通的肌膚痧證候時,就可以積極地施以刮痧術治療,不僅能夠收到當即緩解感冒所引起的頭痛、身痛、鼻塞、流涕等癥狀的臨床療效,而且施以刮痧術后的辯證用藥,往往還能夠大大地縮短感冒疾病的治療時間,提高感冒的治療效果。另外在對沒有感冒的肌膚痧證的患者施以刮痧術之后,不僅能夠緩解肌膚痧證所引起的癥狀,同時隨著絡脈受邪、閉阻不通的狀態改善,五臟元真通常,元氣充盛,還能起到預防感冒的效果。
另外對于感冒之后飲食失宜,比如食用辛辣燥物、油膩厚味;或者誤食補養藥物,或者熬夜失眠、或者久病體虛等等,都可以使簡單的感冒病證加重,或者感冒纏綿,反復不愈。病人往往表現為怕冷,容易感冒,或者稍微碰到感冒的病人,也會被傳染而患上感冒。分析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體質虛弱,衛外不顧,外邪很容易侵襲人體而形成感冒病證。這種現象有如城池的防御體系薄弱,外敵容易入侵。此時病人往往表現出怕冷易汗,人倦,短氣,肢寒等氣虛陽虛的證候,二是體內積有濕熱穢濁,招引外邪而誘發感冒病證。這種現象有如城池防御體系尚強,但是城池之內藏有內奸,容易引領外敵侵入城池。此時病人多表現為咽喉干澀、疼痛、鼻塞、頭痛、身痛等濕熱閉阻,風熱上擾的證候。對于第一種引起反復感冒的證候的治療大法應該以扶正補陽補氣為主,禁用或者慎用刮痧術等刺絡瀉邪的治法。而對于第二種引起反復感冒的證候的治療大法,應該是以驅邪為主,如果此時有絡脈受邪、閉阻不通的肌膚痧存在,則應該積極施以刮痧術,直接排解絡脈病邪,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任何補劑都須禁用。
二、診斷要點
刮痧防治感冒技術的診斷要點,不在于感冒本身。而是在于對肌膚痧的特征的認識。
肌膚痧的證候以全身濕氣遏郁,絡脈閉阻為特點,臨床表現為:頭昏重脹、胸煩郁悶,發熱,全身酸脹,倦怠乏力,四肢麻木,肌肉酸痛等。根據臨床經驗概括為四個要點:
1,昏脹——頭昏悶脹,肢體酸脹;2,困倦——肢體困重,疲倦,酸軟;3,煩滿——心中煩躁,胸腹滿悶;4膩苔——舌面布有各種程度的膩苔。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