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膳食內容
早在《素問·臟器法時論》中有這樣的記載:“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這就是說:臨床上除了運用藥物祛邪治病外,還必須利用谷、肉、果、菜等食物以補益精氣,營養身體,增強抗病能力,才能確保安康。
唐代王冰注解說,五谷為粳米、小豆、麥、大豆及黃黍;五果為桃、李、杏、栗、棗;五畜為牛、羊、豬、犬、雞;五菜為葵、藿、薤、蔥、韭等。實際上包括了谷類、豆類、果品類、畜禽類、蔬菜類。這也就是合理膳食的具體內容。
食物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主要供給人體熱能,叫熱力食品,在我國主要是糧食,也叫主食;另一類主要是更新、修補人體的組織,調節生理功能,叫保護性食品,又叫副食。粗略地說,副食是指含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動物性食物、大豆及其豆制品和蔬菜、食油等。熱力食品和保護性食品既相互影響,又不能截然分開。
“五谷為養”,米、麥是我國人民的主食,人體所需要的有80%左右的熱能和50%左右的蛋白質是由糧食供給的,全谷制成的食品,是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同時還供給無機鹽。黍為有粘性之稷,稷米即高粱米,我國產的高粱米中脂肪及鐵的含量均比稻米多。小米所含的蛋白質、脂肪和鐵,也比稻米高,維生素B1、B2亦很豐富。豆類所含的蛋白質質量高,它的氨基酸組成基本上符合人體需要,其中賴氨酸很多,營養價值高。
谷類含淀粉最多,蛋白質次之,供給機體的主要是糖,而豆類則含蛋白質多,脂肪次之,供給機體的主要是蛋白質。兩者混食,就可以互相補償,提高營養價值。
“五畜為益”,“益”是增進,有益。五畜是動物性食品,主要供給蛋白質及脂肪,而且畜類的蛋白質質量較高,可與谷類蛋白質互相補足。動物性食品,亦是人體脂肪的主要來源。中醫認為這些都是“血肉有情之品”,補益作用確比草木之類為佳。但是,長期高脂飲食,也會帶來危害,貴在適量。宜“謹和五味”,不可“貪嗜太過”。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