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止咳也須辨證施治
中成藥止咳也須辨證施治
進入冬季后,咳嗽是常有的事。咳嗽是中醫的病名,“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統稱“咳嗽”。咳嗽冬春季節多見,中醫將咳嗽分為外感(風熱、風寒、風燥)咳嗽、內傷(痰濕蘊肺、痰熱郁肺、肝火犯肺、肺陰虧耗)咳嗽等幾種類型。止咳藥也有寒、熱、溫、涼之分,中醫講究辨證論治,若不辨證選用,止咳的效果也就不好。因此臨床選用止咳中成藥,根據中醫辨證施治原理對癥下藥,才能藥到咳祛。
風寒咳嗽:多發于冬春季,癥見咳嗽聲重有力、咳痰稀薄白、咽癢、鼻塞、流清涕,骨節酸痛、惡寒重、發熱輕等。治宜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可選用止嗽丸、傷風咳嗽沖劑、麻杏止咳糖漿、川貝止咳糖漿、半夏露等等。若是外感風寒入里化熱,或外感風熱直接犯肺,熱傷津液,肺失宣降所致的表里兼病型咳嗽。癥見咳嗽、痰黏稠黃、發熱、汗出、惡寒、鼻流濁涕、口渴喜冷飲、胸悶氣喘、大便干結、小便黃、舌質紅、苔黃等。宜辛涼宣泄、清肺泄熱。可選用麻杏止咳片、羚羊清肺膠囊、鮮竹瀝口服液等。若是慢性咳嗽素有痰飲,而又復感風寒,水寒相搏,癥見受寒后慢性咳嗽加重、痰稀色清有泡沫、惡寒、無汗、口不渴等。宜解表蠲飲、溫肺止咳,可選用小青龍沖劑、大青龍顆粒、通宣理肺丸等。
風熱咳嗽:主要表現為咳嗽痰黏或黃稠、咯痰不爽、咽痛、鼻流黃涕、惡寒輕、發熱重、舌紅、苔薄黃、脈浮數等;治宜疏風清熱、宣肺止咳,可選用桑菊感冒片、桑菊感冒沖劑、急支糖漿、川貝枇杷露、蛇膽川貝枇杷膏、止咳枇杷露、止咳枇杷沖劑等。
風燥咳嗽:表現為癥見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帶血絲,口干,初起伴鼻塞、頭痛、畏寒、發熱等,治宜疏風清肺、滋陰潤肺,可選用養陰清肺膏、百合固金丸、川貝清肺糖漿、復方枇杷葉沖劑等。
肺熱咳嗽:主要表現為咳嗽痰稠量多不易咳出,口渴面紅,煩燥,大便秘結,小便短少。治宜清熱肅肺、化痰止咳,可選用鮮竹瀝、橘紅片、川貝止咳露、止嗽定喘口服液或竹瀝化痰丸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