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驅蟲藥也要有講究第 2 頁
吃多纖少脂食物
在服用驅蟲藥后應該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纖維素的食物。因為水和植物纖維能加強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及時把被藥物殺死或麻痹的蟲體連同糞便一起排出。含纖維素高的食物有谷類、堅果、新鮮蔬菜及水果,如芹菜、韭菜、菠菜、香蕉、桃子、草莓等;少吃油脂類食物,因為驅蟲類藥多為脂溶性藥物,且只在腸道內發揮局部治療作用,如攝入過多油脂含量高的食物,會促使驅蟲藥在體內被吸收,既增加了對人體的毒性,又降低了療效;少吃易“產氣”的食物,如蘿卜、紅薯、豆類等,以防腹脹便結,不利于驅蟲。
排蟲時間
有的人服藥后一天,就急于檢查糞便。而新型驅蟲藥的藥理機制為抑制寄生蟲對葡萄糖的吸收,使蟲體糖原耗竭,寄生蟲無法生存和繁殖。正是由于這種獨特的殺蟲機制,使得服藥后2~4天才有大量蟲體排出。所以,服藥后還要耐心等上2~3天,才能看到“戰果”。
驅蟲時機
秋季是驅蛔的最佳季節。夏季,大人和兒童進食大量的生鮮蔬菜和瓜果,感染蛔蟲的機會較多。到了秋季,幼蟲長為成蟲,都集中在小腸內,此時服用驅蟲藥,可謂是打個正著。
不宜常服
驅蟲藥也和其他藥物一樣,常服或服用過量都會產生不良反應,如頭暈、頭痛、嘔吐、肝功能損害等。所以,小兒不宜常服驅蟲藥,肝腎功能不全、脾胃虛弱、急性發熱的兒童,更應慎用或禁用。兩歲以下的兒童,肝臟發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數驅蟲藥中都含有影響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會造成肝功能損害。因此,兩歲以下兒童防治腸道寄生蟲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生活衛生,切斷接觸蟲卵的來源。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