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中藥加糖影響藥效嗎
一般中醫在開中藥時大多都會加入甘草作為調味。但對于部分孩子來說,僅憑甘草的甜味,根本沒辦法讓他們接受中藥那種嗆鼻和苦澀的味道。這個時候,家長往中藥里加入一些蜂蜜,讓中藥的味道能順口些,其實是不錯的選擇。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容易被孩子的腸胃吸收,且營養豐富,具有潤肺、潤腸等藥用價值。但也要注意的是蜂蜜中的多種微量元素有可能改變藥效,因此需遵醫囑。
假如往中藥里添加的是白糖,那就另當別論了。中藥有寒、熱、溫、涼四氣和辛、甘、酸、苦、咸五味。不同口感的中藥具有不同的藥效。白糖性偏熱,因此有些中藥湯劑加了白糖,會改變藥性而影響療效。即使往中藥里加糖類調味,也要注意量,如果把一碗中藥弄得甜味太濃,實在是沒必要。
很多人都會掐著鼻子,喝下一大碗中藥之后,立刻就吃點別的東西,沖淡口里殘留的苦味,但其實在服用中藥之后,不適合吃辛辣、油膩、有腥味等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例如服用中藥之后吃海鮮,會刺激血管的擴張,容易引起副作用。以下介紹一些忘“苦”小妙招:
一是留心服藥溫度。有關專家研究證實,舌頭對37℃以上的溫度尤為敏感,因此,苦味湯藥的溫度應把持在15℃~37℃。二是留心含、咽中藥的部位。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頭的前半部,尤其是舌尖。因此,藥液進口后,最好將藥馬上含在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順勢咽下。三是留心服藥速度,藥汁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到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藥服用時宜快不宜慢。四是服藥后可立即用涼水漱口,然后喝適量溫開水。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