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中“巧合”中的心理因素
夢境中“巧合”中的心理因素
2005.06.10
“巧合”看來似乎是個數學上的機率問題,但若有心理因素介入,則也會變成心理問題。一般人常說:“天下哪有那么巧的事?”但多數人都忽略了下面這個數學問題:就個人來說,一個人每晚做五六個夢,一生會做10萬個以上的夢,這10萬個夢若有一兩個與外的事件,情景或他人想法“若合符節”,其概率并非“微乎其微”的,就所有的世人來說,每天晚上有幾十億個人在做夢,在這“幾百億”個夢中,若有幾個夢和“明天發生”的事“若合符節”,其機率更是增加了很多。這種機率若再加上“隨個人心意”的解釋,就如虎添翼般。
明人張瀚在他的《松窗夢語》里,提到他的兩個“預知之夢”:一次是在當諸生時,夢見一個青面鬼給他一雙紅鞋,里面題有“三十六名”,后來參加鄉試上榜,排名第“四十九名”。又一次是鄉試后赴京參加京參加京試,夢見一個人給他十個一文的青錢,對他說將十個銅板丟在地上,出現背面較多的就能上榜。他在夢中擲了兩次,一次出現六個背面,另一次出現七個背面,那人說,“丟出這樣的數目,已經足夠了。”結果他京試也上榜,排名第“四十二名”。
張瀚說:“一以四九,一以六七,數皆暗合”。但所謂的“暗合”,第一次是將真實的名次“四十九”拆開來,以四乘九,得到夢中的“三十六”;而第二次則是以夢中的六乘以七,而得到真實的名次“四十二”。兩次的計算方式是完全相反,共法則純然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心理法則。其實,張瀚鄉試生名次若是第九、三、十八、二名譽將夢中的六和三以加、減、乘、除“運算”的結果)。他恐懼也會認為“暗合”,只要是“存心相信”,我信總能夠找出夢境與真實“暗合”的蜘絲馬跡。
我們一生所做的夢,有一些會涉及到外在真實世界的人物(包括自己)及事件,就說千分之一好了,但多數人總是津津樂道于一兩次偶然的巧合,而輕易遺忘其他1000個失敗的預言或感應,這種“選擇性的認知”多少反映了一個人的人格與對生命的基本態度。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