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婦女再次陰道出血的原因
正常生理現象:絕經后數月到1~2年,有的婦女又出現1~2次少量陰道流血。這是由于少數婦女卵巢功能在衰退過程中,仍有少量卵泡繼續生長,分泌少量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增生、脫落,引起陰道流血,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過于緊張。這種流血現象的特點是:距絕經時間不會太長;流血持續時間短,量少;經過各種檢查無異常發現。
良性病變:如老年性陰道炎、宮頸糜爛或息肉、子宮內膜息肉、盆腔炎和子宮、尿道口脫垂、良性卵巢囊腫等疾病,常伴有陰道少量出血的癥狀。但一般較少見,并常伴有相應的某些癥狀。如老年性陰道炎除陰道黏膜有小出血點外,常伴有陰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黃色,嚴重者可有血樣膿性白帶,外陰有瘙癢或灼熱感。檢查時見陰道呈老年性改變,上皮萎縮,皺壁消失,上皮變平滑、變薄等表現。
功能性子宮出血:這種情況較常見,多見于更年期婦女。月經停了一段時間,又出現不規則的陰道流血,量或多或少,經期或長或短。這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而又未完全喪失,體內雌激素分泌紊亂,促使子宮內膜出現不規則和無定期的剝落而引起的。嚴重的功能性子宮出血,可因出血較多而見頭暈氣短、面色蒼白、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失眠多夢等癥狀。
子宮肌瘤:絕經婦女再次陰道出血因腫瘤引起者,最常見是子宮肌瘤,多發于更年期以后的婦女。子宮肌瘤所致的陰道出血量很大,且經藥物治療不能痊愈,同時常伴有腹部疼痛、白帶增多、貧血和心臟功能障礙等癥狀。
宮頸癌:出血多發生在性交后,并伴有多量白帶。宮頸癌早期,接觸性出血是唯一癥狀,這種出血量極少而間隔期較長,且身體無不適感,故早期喪失治療機會者較多,以致貽誤病情。
子宮內膜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同樣表現為不規則陰道流血及排液增多,伴下腹部和腰骶部疼痛。
總之,老年婦女停經一年后又出現陰道出血,就屬于絕經后陰道流血,這是一個應引起警惕的信號,切不可掉以輕心。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