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梗有哪些特點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9-14 8:42:10 

冠心病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是老年人中較為常見且危重的疾病之一,我們不僅要關注其救治,還要關注其在發病情況、危險因素、臨床癥狀、病情發展等方面的特點,以做到有備無患,有的放矢地開展防治。女性患者與男性患者相比,心梗的發生與發作更加具有特點,簡介如下:
發病情況:具有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高的特點。50歲之前,女性冠心病的患病率很低,到了55歲亦極少發生,但從56歲開始女性心梗的發病率迅速增高,65歲左右達到高峰,持續大約10年左右,76歲后方降下來。因此,心血管專家認為,女性心梗的第一個特點即它在女性中的高危對象幾乎全是老年人。
危險因素:與多種疾病危險因素有關。除與肥胖、活動量小,攝鹽重、劇烈活動、情緒波動等常見心梗危險因素有關外,女性心梗在病因及誘因上的一個特點就是往往合并高血壓、高脂血癥或糖尿病,常常是多個心血管病并存,使得其在老年后患病率迅速增高。
臨床癥狀:癥狀復雜且不典型,這是女性心梗的又一個顯著特點。發病早期癥狀多為胸悶、心悸、頭痛,頭暈、腰背痛、呼吸困難或上腹飽脹等非特異性癥狀,也可以表現為突發暈厥、意識障礙及心律失常,但缺乏典型心梗的癥狀-劇烈胸痛。因此,女性心梗易被誤診。對此要提高警惕,一旦老年女性出現上述臨床表現且具有突發性特點,就要慮及急性心肌梗死,通過心電圖及心肌酶學檢查加以確診并積極救治。
病情發展:病情重,相對病死率高是女性心梗再一個臨床特點。資料顯示,55~75歲女性心梗的病死率達38%以上,男性約為17%左右,差距甚大。因為女性心梗以老年人居多,多與其他心血管病合并存在,一旦發病,病情復雜且重,并發癥如休克、心衰、嚴重心律失常又多,故而救治難度大,病死率增高。
防治原則:50歲后要加強體檢,對自身狀況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有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措施。一旦出現可疑癥狀或心梗發作,應不失時機地去醫院救治,以阻斷病情進展,降低病死率。
發病情況:具有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高的特點。50歲之前,女性冠心病的患病率很低,到了55歲亦極少發生,但從56歲開始女性心梗的發病率迅速增高,65歲左右達到高峰,持續大約10年左右,76歲后方降下來。因此,心血管專家認為,女性心梗的第一個特點即它在女性中的高危對象幾乎全是老年人。
危險因素:與多種疾病危險因素有關。除與肥胖、活動量小,攝鹽重、劇烈活動、情緒波動等常見心梗危險因素有關外,女性心梗在病因及誘因上的一個特點就是往往合并高血壓、高脂血癥或糖尿病,常常是多個心血管病并存,使得其在老年后患病率迅速增高。
臨床癥狀:癥狀復雜且不典型,這是女性心梗的又一個顯著特點。發病早期癥狀多為胸悶、心悸、頭痛,頭暈、腰背痛、呼吸困難或上腹飽脹等非特異性癥狀,也可以表現為突發暈厥、意識障礙及心律失常,但缺乏典型心梗的癥狀-劇烈胸痛。因此,女性心梗易被誤診。對此要提高警惕,一旦老年女性出現上述臨床表現且具有突發性特點,就要慮及急性心肌梗死,通過心電圖及心肌酶學檢查加以確診并積極救治。
病情發展:病情重,相對病死率高是女性心梗再一個臨床特點。資料顯示,55~75歲女性心梗的病死率達38%以上,男性約為17%左右,差距甚大。因為女性心梗以老年人居多,多與其他心血管病合并存在,一旦發病,病情復雜且重,并發癥如休克、心衰、嚴重心律失常又多,故而救治難度大,病死率增高。
防治原則:50歲后要加強體檢,對自身狀況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有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措施。一旦出現可疑癥狀或心梗發作,應不失時機地去醫院救治,以阻斷病情進展,降低病死率。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