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的故鄉在我國,種植歷史已有3000多年。在《詩經》中就有“八月剝棗”的吟詠;湖南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棗的殘核;元代《打棗譜》是我國第一部大棗的專著,記載有73個品種,到了清朝的《植物名實圖考》,收載的品種已達87種。目前,大棗的品種已有四百余種,常見的有紅棗、灰棗、南棗、無核棗、圓棗、扁棗、脆棗、酸棗等,加工后可制成黑棗、蜜棗等十多個品種。
棗是我國最早藥食兼用的果品之一,棗與桃、李、梅、杏在古代被合稱為“中國五果”,一直有著很高的經濟價值,在國計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國有的地區以紅棗、瓜片泡茶為父母祝壽,意思是祝愿長輩紅顏白發、健康長壽;有的地方女兒出嫁,在陪嫁物中要放上棗和栗子,取其諧音,寓“早立貴子”之意愿。
大棗自古以來就是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滋補佳品,素有“木本糧食”之譽。《北夢運言》中記載:“河中永樂縣出棗,世傳得棗無核者可度世。里有蘇氏女獲而食之,不食五谷,年五十嫁,顏如處子!边@雖然是一則傳說,但足見人們對棗的推崇和珍愛。大棗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糖、脂肪、淀粉、胡蘿卜素、單寧、硝酸鹽、有機酸及磷、鈣、鐵等物質。鮮棗含糖量達20%-36%,干棗含糖量高達60%以上。大棗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各種水果中是佼佼者,比蘋果、桃子高100倍左右,維生素P和E的含量在百果中名列前茅,所以大棗又有“天然維生素丸”、“活維生素丸”的美稱。
棗不但營養豐富,而且也是一味治病良藥。它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經,為清潤補品,《本草備要》認為大棗能“補中益氣,滋脾土,潤心肺,調榮衛,緩陰血,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和百藥!碧拼鸂I養學家孟詵認為大棗可以“養脾,強志”;《名醫別錄》說大棗能“久服不饑神仙”,所以古代將大棗傳為仙果。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面黃貧血,失眠乏力等癥,對神經衰弱、過敏性紫癜、肝炎、血小板減少、高脂血癥等慢性病均有較好療效。據藥理研究,大棗有保護肝臟,降低血清膽固醇和增加血清總蛋白及白蛋白的作用。
民間有“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的說法,所以它不僅是治病良藥,也是養生美容妙品。由于大棗能益氣健脾,可以促進氣血生化,氣血充足便可面色紅潤,皮膚潤澤,肌肉結實。長期服用大棗可以治療面色不榮、皮膚干枯、形體消瘦;維生素c是皮膚的“最密切伙伴”,皮膚生雀斑、粉刺以及頭發枯黃與缺乏維生素C密切相關,常食大棗,便可獲得大量的維生素C,對雀斑、粉刺、口角炎、唇炎、脂溢性皮炎等影響面部美容的疾病有一定的作用;維生素E有“抗老劑”之譽,從大棗中可獲得大量的維生素E,可促進皮內血液循環和肉芽細胞增生,能使皮膚與毛發光潤、平展面部皺紋,使皮膚更加健美。
大棗可以生吃,也可熟食,還可加工制成蜜棗、黑棗、棗干、棗泥、酒棗、棗糕、棗罐頭等,用棗調制成的滋補保健藥膳更是名目繁多,都可以達到健身美容的作用。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